[實用新型]單臂越障營救機器人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54741.8 | 申請日: | 2012-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038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欣然;岳立新;張鳳嘉;劉禹含;詹廣強;呂坤;雷耀龍;張品好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欣然;岳立新;郝志勇 |
| 主分類號: | B25J5/00 | 分類號: | B25J5/00;B25J9/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23000***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越障 營救 機器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災害現場進行營救的機器裝置,尤其提供了一種方便靈活的單臂越障營救機器人。?
背景技術
當今世界各地自然災害,地震造成的建筑物坍塌,交通事故導致高速公路上阻塞嚴重,泥石流造成的交通堵塞,常常需要對滯留其中的人員進行救援,障礙物清理,但目前主要的救援方法有以下三種。⑴人工救援,但工作量大,效率低,容易造成二次傷害;⑵大型機械救援,但大型機械體積大,行動不靈活;⑶直升機救援,但成本高,切需要操作人員具備一定的知識水平。?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各種營救方式不靈活的問題,將機器人技術應用于災害營救中,形成一款方便操控,越障能力強,能轉運一定量的物品的機器人。由人通過遠程遙控,利用單片機控制系統對遙控信號處理并向伺服系統發出命令,電機驅動輪行進和機械臂運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控制系統,履帶運行機構及單臂夾物機構。所述的單臂夾物機構由連桿后端與電機通過軸1連接,后端電機2與車體主架固連;連桿前端通過電機1與夾子固定端相連,在夾子固定端上固定電機3,電機3通過曲柄帶動夾子活動端夾緊物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教惡劣的環境下進行營救補給及清理等工作,方便靈活,人工遠程操作,免去營救人員受災害的危險。?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單臂越障營救機器人側面局部剖視圖。?
圖2是單臂越障營救機器人俯視圖。?
圖3是單臂越障營救機器人夾子側視圖。?
圖4是圖3的左視圖。?
圖中:1夾子,2電機1,3連桿,4軸1,5電機2,6前右從動同步帶輪,7支座1,8后右從動同步帶輪,9支座2,10右同步帶,11右驅動電機,12右主動同步帶驅動輪,13電路板1,14左驅動電機,15電池盒,16左同步帶,17照明燈,18車主體架,19控制系統,20夾子固定端,21支座3,22軸2,23夾子活動端,24曲柄,25軸3,26支座4,27電機3。?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連桿(3)兩端分別與電機1(2)和電機2(5),前端通過電機1(2)和夾子(1)連接,后端通過軸1(4)與電機2(5)相連,電機2(5)與車體主架(18)固連構成單臂夾物機構的可彎曲部分。
前右從動同步帶輪(6)與支座1(7)通過軸連接,支座1(7)與車體主架(18)固連,后右從動同步帶輪(8)與支座2(9)通過軸連接,支座2(9)與車體主架(18)固連,右驅動電機(11)與車體主架(18)固連,通過軸與右同步帶驅動輪(12)連接,通過同步帶(10)與前右從動同步帶輪(6)和后右從動同步帶輪(8)構成傳動機構。控制系統?
(19)固定在車體主架(18)上。
在圖2中電路板1(13)固定在車體主架(18)上,電池盒(15)固定在車體主架(18)上,左驅動電機(14)固定在車體主架(18)上,帶動左側履帶驅動機構。照明燈(17)固定在車體主架(18)上。?
在圖3中,夾子活動端(23)通過軸2(22)與支座3(21)連接,支座3(21)與夾子固定端(20)固連,夾子活動端(23)的后部通過(24)與電機3(27)連接。構成單臂夾物機構的夾子部分。電機3通過支座(4)固定在夾子固定端(20)上。?
在圖4中:電機3(27)通過軸3(25)與曲柄(24)連接,曲柄(24)與夾物機構夾子活動端(23)連接,使夾子張開夾緊。?
單臂越障營救機器人工作時電路板作為主控部分,控制電機的轉動為履帶行走機構和單臂夾物機構提供動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欣然;岳立新;郝志勇,未經王欣然;岳立新;郝志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5474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模切機壓鏈輪固定裝置
- 下一篇:一種嵌裝塑料螺母安裝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