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照明燈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49554.0 | 申請日: | 2012-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381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超博;謝建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2/00 | 分類號: | F21S2/00;F21V7/10;F21V19/00;F21V13/04;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照明 燈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燈具,?尤其涉及一種照明燈具。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筒燈一般包括筒狀外殼、設置在筒狀外殼內的發光部件和反射器,在筒燈的出光口還設有擴散面板。這些筒燈的反射器一般是拋物線沿其軸線旋轉形成的回轉體結構。由于發光部件發出的光呈朗伯分布,并且上述結構的反射器很難將光線均勻地反射到擴散面板,造成這種筒燈的出光口的光線并不均勻,一般中間光線較強,邊緣光線較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照明燈具。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照明燈具包括外殼、發光部件、反射器和擴散罩,所述發光部件和反射器設置于所述外殼內,所述反射器包括第一反射部和第二反射部,所述發光部件設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部的入光口,所述第一反射部的出光口的尺寸比所述第二反射部的入光口的尺寸小,所述第二反射部的入光口通過收縮過渡部與所述第一反射部的出光口連接,所述擴散罩設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部的出光口。
優選地,所述收縮過渡部呈平板狀。
優選地,所述第二反射部的內壁設有凸塊,所述擴散罩夾持在所述凸塊跟所述收縮過渡部之間。
優選地,所述第一反射部的出光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反射部的入光口的尺寸,所述第二反射部的出光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反射部的入光口的尺寸。
優選地,所述第一反射部呈圓臺狀,并且所述第一反射部的出光口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一反射部的入光口的直徑。
優選地,所述第二反射部呈圓臺狀,并且所述第二反射部的出光口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反射部的入光口的直徑。
優選地,所述發光部件包括LED光源和基板,所述LED光源安裝在所述基板上。
優選地,所述基板為陶瓷基板;或者所述基板為PCB板;或者所述基板為鋁基板。
優選地,所述基板通過螺釘與所述外殼連接。
優選地,所述LED光源的數量為多個。
優選地,所述照明燈具為筒燈,所述外殼為筒狀外殼。
優選地,所述反射器為鏡面反射器。
通過將反射器設計成包括第一反射部和第二反射部,使第一反射部出光口的尺寸小于第二反射部的入光口的尺寸,就是使第一反射部的出光口的面積小于第二反射部入光口的面積,還將擴散罩設置在第一反射部的出光口,使擴散罩跟第一反射部構成一個較小的獨立光學腔,發光部件的光線經該光學腔的配光,在所述擴散罩均勻出射,相當于在擴散罩的外表面形成一個均勻發光的面光源,從而使燈具光線更加均勻;并且可以將照明燈具的出射光線角度控制在一定范圍,控制大角度方向的光通量,起到防止眩光的作用。跟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反射器的入光口較小,在LED光源數量相同的情況下,LED排布得更加密集,不僅可以減小基板面積,從而節約基板成本,并且可以提高擴散罩的光線均勻度。由于LED光源排布得更加密集,所以擴散罩跟LED光源之間的距離也可以減小,從而使LED直接出射的光通量增加,避免在反射器上多次反射,增加光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照明燈具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照明燈具的剖視圖;
圖3是圖1中照明燈具的反射器的示意圖;
圖4是圖3中局部A的放大圖;
圖5是圖1中照明燈具的一種發光部件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歐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495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