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曳引比為4:1的電梯對重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32948.5 | 申請日: | 2012-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977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羅剛軍;童安全;侯勝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申菱電梯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B11/04 | 分類號: | B66B11/04;B66B17/12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章松偉 |
| 地址: | 315731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梯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梯對重系統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曳引比為4:1的電梯對重系統。
背景技術
電梯對重系統也稱之為電梯平衡系統,是現代曳引式電梯不可缺少重要部件之一,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相對平衡轎廂側的重量,在電梯工作中使轎廂與對重間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額之內,保證電梯的曳引傳動正常及電梯的安全,由于其重要性,對重的設計布置也成為電梯系統設計中的重要領域之一。
對于曳引比為4:1的電梯而言,由于自身的固有特點,其對重裝置和傳統的電梯存在明顯的區別,如名稱為:電梯對重裝置,其對重裝置主要由對重導軌架、對重塊、導靴、緩沖頭組成。又名稱為:一種新型電梯對重裝置,其曳引比為4:1的電梯對重系統,但對重反繩輪需要3個并成“品”字型分布。
上述所提設計的不足在于,前者電梯對重裝置不適合4:1曳引比的電梯,一種新型電梯對重裝置的設計的結構較復雜,成本較高,且井道深度(所述井道深度指在井道俯視圖中,井道垂直于電梯門的這邊的長度,也就是說,在垂直于電梯門這個方向井道所具有的長度)要求大,與傳統的有機房2:1曳引比電梯在機房留孔、承重梁布置等方面出入較大,通用性不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減小對重在井道深度方向的尺寸,從而特別適用于4:1曳引轎廂貫通門布置或者4:1曳引轎廂井道深度小的電梯的曳引比為4:1的電梯對重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曳引比為4:1的電梯對重系統,它包括對重導向輪、第一對重反繩輪、第二對重反繩輪和對重體,第一對重反繩輪、第二對重反繩輪安裝在對重體上,曳引繩自第一對重反繩輪入,再經由所述對重導向輪,至第二對重反繩輪出并連至固定繩頭,所述固定繩頭位于第二對重反繩輪和對重導向輪之間,且所述固定繩頭位于對重導向輪的向下投影中。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一方面,由于所述固定繩頭位于第二對重反繩輪和對重導向輪之間,且所述固定繩頭位于對重導向輪的向下投影中,這樣,第一對重反繩輪的軸線和第二對重反繩輪的軸線相互間能夠更加靠近,由于第一對重反繩輪的軸線和第二對重反繩輪的軸線相互間的距離越小,就不需要設置沿井道深度方向的尺寸較大的對重體來安裝第一對重反繩輪和第二對重反繩輪,這將直接導致對重體沿井道深度方向的尺寸較小,對重體沿井道深度方向的尺寸較小導致用于安裝對重體的對重導軌架在井道深度方向上的尺寸將能夠較小,另一方面,所述的曳引繩至第二對重反繩輪出后連至所述的固定繩頭,且所述的固定繩頭位于對重導向輪的向下投影中,使所述的電梯對重系統前移(如圖2俯視圖所示,自下而上這個方向為前移方向,圖中上方的電梯門為前門,下方的電梯門為后門),因此有效地減小了對重中心與轎廂主軌中心偏移距離從而降低了電梯布置所需的空間要求,由于所述的電梯對重系統前移,可有效的避免電梯對重系統與轎廂貫通門時后門機干涉和井道深度較小時無法安裝布置的情況,綜合上述,本設計實現了大大減小對重在井道深度方向的尺寸的目的,從而使得本設計特別適用于4:1曳引轎廂貫通門布置或者4:1曳引轎廂井道深度小的電梯。
作為改進,所述第二對重反繩輪位于對重導向輪的向下投影中,這樣,整個電梯對重系統的結構將更加緊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曳引比為4:1的電梯對重系統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曳引比為4:1的電梯對重系統的俯視圖(畫有井道平面)。
圖中所示,1、曳引輪,2、機房導向輪,3.1、第一對重反繩輪,3.2、第二對重反繩輪,4、對重導向輪,5、曳引繩,6、對重體,7、井道,8、電梯門,9、對重導軌架,10、固定繩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曳引比為4:1的電梯對重系統,它包括對重導向輪4、第一對重反繩輪3.1、第二對重反繩輪3.2和對重體6,第一對重反繩輪3.1、第二對重反繩輪3.2安裝在對重體6上,曳引繩5自第一對重反繩輪3.1入,再經由所述對重導向輪4,至第二對重反繩輪3.2出并連至固定繩頭10,所述固定繩頭10位于第二對重反繩輪3.2和對重導向輪4之間,且所述固定繩頭10位于對重導向輪4的向下投影中。
所述第二對重反繩輪3.2位于對重導向輪4的向下投影中。
本例中為貫通門設計的電梯,圖1中還畫有曳引輪1、機房導向輪2;所述第一對重反繩輪3.1和第二對重反繩輪3.2相鄰布置,對重導向輪4位于第二對重反繩輪3.2上方,第一對重反繩輪3.1、第二對重反繩輪3.2直徑相同,第一對重反繩輪3.1的軸線、第二對重反繩輪3.2的軸線均垂直于對重導軌中心線在水平面內的投影線;為示意更加清楚,圖2中還畫有井道7、電梯門8、對重導軌架9,圖2中還表示了“A”、“B”,“A”表示所述井道深度方向,“B”表示所述井道寬度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申菱電梯配件有限公司,未經寧波申菱電梯配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3294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運輸、吊裝一體專用玻璃吊具
- 下一篇:施工升降機手動釋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