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液壓馬達的排量微調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01566.6 | 申請日: | 2012-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913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斌;陳俊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電氣液壓氣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C1/40 | 分類號: | F03C1/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勝康律師事務所 31263 | 代理人: | 張堅 |
| 地址: | 20023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液壓 馬達 排量 微調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液壓馬達(或泵)、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液壓馬達的排量微調機構。
背景技術
斜軸式柱塞液壓馬達(或泵),主要用于行走機械的液壓驅動,傳統的斜軸式柱塞液馬達主要包括殼體,固定在殼體前端、后端的端蓋、后蓋,安裝于殼體內部的馬達主軸、芯軸、柱塞部件、缸體及配流盤;其中馬達主軸一端伸出端蓋,另一端設有球窩盤,芯軸、柱塞部件一端分別設于球窩盤內,芯軸另一端與配流盤相連,柱塞部件一端設于缸體內。采用上述結構的液壓馬達,具有柱塞部件加工簡單,傳動可靠,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和減低成本等優點。但是,由于其配流盤與后蓋是采用固定連接,從而使得現有的斜軸式柱塞液壓馬達均無法實現對其排量進行相應調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液壓馬達的排量微調機構,能夠實現對其排量的精確微調。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液壓馬達的排量微調機構,包括設于柱塞液壓泵/馬達的后蓋內的排量調節驅動機構、設于后蓋底部的缸蓋和設于缸蓋上的進液孔,驅動機構包括液壓缸、活塞、活塞桿、連接銷,活塞將液壓缸分隔成上、下兩個液壓腔,活塞桿末端與活塞相連,連接銷一端設于后蓋內,并與活塞桿相連,配流盤上設有連接孔,連接銷另一端穿設于連接孔,進液孔為阻尼孔,并與下液壓腔連通。
所述下液壓腔的受壓面積大于上液壓腔的受壓面積。
所述連接銷的穿入端為球面結構。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液壓馬達的排量微調機構,具有如下優點:
1、通過驅動機構帶動配流盤沿后蓋移動,以改變其傾量角度,從而實現對排量的調節,即傾量角越大,排量越大。
2、連接銷的穿入端為球面結構,能夠不受干涉和限制,使得調節更加順暢。
3、采用阻尼孔,能夠限制進液流量,控制活塞速度,從而實現排量的精確微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斜軸式柱塞液壓馬達結構剖視圖。
圖2是圖1中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斜軸式柱塞液壓馬達如圖1、圖2所示,其與現有技術基本相同,同樣也包括殼體1,固定在殼體1前端、后端的端蓋2、后蓋3,安裝于殼體1內部的馬達主軸4、芯軸5、柱塞部件6、缸體7及配流盤8,馬達主軸4一端伸出端蓋2,另一端設有球窩盤20,芯軸5、柱塞部件6一端分別設于球窩盤20內,芯軸5另一端與設于缸體7中心的芯軸孔內,柱塞部件6另一端設于缸體7的柱塞孔,具體不再贅述。不同的是,所述后蓋3與配流盤8不固定連接,而是相接觸,并且后蓋3具有內腔,內腔內下部還有與配流盤8連接的驅動機構,并通過驅動機構驅動配流盤8沿后蓋3接觸面進行移動。從而能夠改變其傾量角度,以實現對其排量的調節,即傾量角越大,排量越大。
所述后蓋3與配流盤8的接觸面為凹弧面,配流盤8的相應接觸面為相匹配的凸弧面。采用弧面形式的接觸面,配流盤8在凹弧面上移動,能夠使其傾量角范圍變的更大,從而有效增大了該柱塞液壓馬達傾量角度的調節范圍,同時弧面接觸也使得配流盤8的移動調節更為順暢。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液壓缸9、活塞10、活塞桿11、連接銷12,活塞10將液壓缸9分隔成上、下兩個液壓腔14、15,活塞桿11末端與活塞10相連,連接銷12一端設于后蓋3內,并與活塞桿11相連,配流盤8上設有連接孔13,連接銷12另一端穿設于連接孔13中,后蓋3底部設有缸蓋19,缸蓋19上設有與下液壓腔15相通的進液孔16。通過液壓缸9的驅動,帶動連接銷12上下移動,從而帶動配流盤8的移動。當然,還可以使用如氣缸、機械式驅動等其他驅動機構,以實現驅動動作。
而上述下液壓腔15的受壓面積大于上液壓腔14的受壓面積。如此,控制進油閥,使得液壓油僅進入上液壓腔14,而下液壓腔15中沒有液壓油進入,上液壓腔14中的液壓油會推動活塞10及活塞桿11下移,并帶動連接銷12下移,配流盤8向下擺動。而當上、下液壓腔14、15中均有液壓油進入時,由于下液壓腔15的受壓面積大于上液壓腔14的受壓面積,活塞10及活塞桿11會上移,并帶動連接銷12向上運動,配流盤8向上擺動。為避免下擺向上擺突然轉換造成沖擊,其中與下液壓腔15相通的進液孔16為阻尼孔。
連接銷12的穿入端17為球面結構,在上下移動時能夠不受干涉和限制,使得調節更加順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電氣液壓氣動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電氣液壓氣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015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海上風機導管架基礎平臺的改進結構
- 下一篇:洋流發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