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增壓汽油機排氣門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07698.2 | 申請日: | 2012-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326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何勇;何海珠;余訓;李春;喬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L3/20 | 分類號: | F01L3/20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增壓 汽油機 氣門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排氣門結構,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增壓汽油機上的排氣門結構。?
背景技術
排氣門是發動機上的重要零部件,安裝在發動機氣缸頭中,它主要功能是起密封及控制排氣的作用。
中國專利文獻CN101010765公開了一種摩托車發動機排氣門桿結構,參見圖1,該結構包括一體成型的頭部1和桿部2,在桿部2一端的圓周面上開設有環槽4,頭部1位于桿部2的另一端,兩者的軸心線相重合,在頭部1的斷面上開設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槽底開設有沿著桿部2延伸的容置孔5,該容置孔5內裝有金屬鈉粉末6,并且容置孔5的進口處由堵頭7密封。這種排氣門與氣門鎖夾的裝配關系如圖2所示,氣門鎖夾8與排氣門在環槽4處和桿部2接觸位置都處于抱緊狀態。以上結構存在的技術問題是對于采用滾子搖臂結構的氣門驅動型式,氣門旋轉困難,氣門易出現積炭情況。同時,容置孔5開設在凹槽3的槽底,工藝實現難,且焊接部位直接與燃燒室高溫環境接觸,可靠性不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增壓汽油機排氣門結構,以解決氣門驅動型增壓汽油機采用滾子搖臂結構時的排氣門積炭情況,同時滿足工藝性好,可靠性高的優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增壓汽油機排氣門結構,包括頭部和桿部;所述桿部的上端的圓周面上設有環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部的下端與頭部的上端焊接,兩者軸心線相重合,從頭部的上端設有沿著氣門中心線延伸的容置孔,該容置孔是盲孔,內裝有金屬鈉。這樣將容置孔設計到頭部的上端,便于加工,工藝性好,焊接位置設計在桿部主要目的是可靠性高。
進一步,桿部上的環槽設置有三個,所述環槽的槽底直徑小于氣門鎖夾內徑,這樣在排氣門工作過程中排氣門能在氣門鎖夾中自由旋轉,以減少排氣門積炭情況。
再進一步,所述桿部和頭部通過旋轉摩擦焊焊接工藝連接為一體,將金屬鈉密封在容置孔內。?
所述桿部和頭部焊接的焊接點選取在氣門開啟和關閉最大位置時,焊接點不能超出氣門導管的位置處。焊接點不設計在頭部目的是防止焊接位置與高溫燃氣直接接觸,焊接點設計不超出氣門導管是為焊接部位的強度考慮,由此該焊接部位能避免直接與燃燒室高溫環境接觸,可靠性高。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設計結構簡單,工藝性好,可靠性高,能解決氣門驅動型增壓汽油機采用滾子搖臂結構時的排氣門積炭問題,達到增壓汽油機排氣門相關使用性能要求。
附圖說明
圖1:背景技術中描述的摩托車發動機排氣門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2:背景技術中描述的摩托車發動機排氣門桿與氣門鎖夾的裝配剖視圖。
圖3: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排氣門結構的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的三槽排氣門與氣門鎖夾的裝配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和圖4所示,該增壓汽油機排氣門結構包括頭部9和桿部10。在桿部10的上端的圓周面上開設有三個環槽11,如圖4所示,環槽11槽底直徑a小于氣門鎖夾12內徑b,排氣門工作過程中排氣門能在氣門鎖夾12中自由旋轉,以減少排氣門積炭情況。頭部9的上端焊接在桿部10的下端,兩者軸心線相重合。從頭部9上端開設有沿著氣門中心線延伸的容置孔13,該容置孔13不打通,是盲孔,內裝有金屬鈉14。桿部10和頭部9在焊接位置15處通過旋轉摩擦焊等焊接工藝連接為一體,將金屬鈉14密封在容置孔13內。?桿部和頭部焊接的焊接點選取在氣門開啟和關閉最大位置時,焊接點不能超出氣門導管的位置處。由此排氣門通過在桿部焊接工藝性好,同時焊接部位能避免直接與燃燒室高溫環境接觸,可靠性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0769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滑油濾及具有其的航空發動機
- 下一篇:帶消音裝置的車用渦輪增壓器壓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