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整體式多路換向閥閥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69743.X | 申請日: | 2012-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898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蔡相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蔡相志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濰坊鳶都專利事務所 37215 | 代理人: | 周帥 |
| 地址: | 262500 山東省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整體 式多路 換向 閥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整體式多路換向閥閥體。
背景技術
工程機械用整體式多路換向閥一般由閥體本體、換向閥桿、進油單向閥、安全閥、過載閥等零部件“集成”而成,其中,閥體內部油道的布置對閥的性能及制造成本產生重要影響。現有整體式閥體本體其內部油道通常按層布置,兩個或多個主閥孔通過油道聯通,并與主進、出油道聯通,構成閥體內部油道的基本層,進油單向閥、安全閥、過載閥等零部件分布在油道基本層的上面或下面,再通過油道相溝通。因此,閥體內部油道呈空間立體構造,鑄造工藝復雜,制造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制造成本低的整體式多路換向閥閥體。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如下結構的整體式多路換向閥閥體,包括閥體本體,其結構特點在于所述閥體本體內設有總進油腔和總回油腔,閥體本體上設有分別與總進油腔和總回油腔連通的進油口和回油口;進油腔和回油腔之間設有貫通閥體本體的主閥桿孔和副閥桿孔;主閥桿孔和副閥桿孔之間設有過油腔;總進油腔通過兩進油通道與主閥桿孔連通,過油腔和主閥桿孔由過油通道連通,過油腔和副閥桿孔由兩過油支通道連通,總回油腔和副閥桿孔由出油通道連通,兩進油通道分列于過油通道兩側,兩過油支通道分列于出油通道兩側;閥體本體上設有位于副閥桿孔外側并分列于總回油腔兩側的第一單向過載閥孔和第二單向過載閥孔以及設有位于主閥桿孔外側并分別位于總進油腔兩側的單向閥孔和安全閥孔,安全閥孔與總進油腔連通;閥體本體內設有連通單向閥孔和主閥桿孔的A油腔、僅與主閥桿孔連通且與A油腔相對設置的B油腔、連通第一單向過載閥孔和副閥桿孔的C油腔以及連通第二單向過載閥孔和副閥桿孔的D油腔;A油腔和進油通道之間設有連通單向閥孔和主閥桿孔的第一進油腔,C油腔和過油支通道之間設有連通第一單向過載閥孔和副閥桿孔的第二進油腔,D油腔和過油支通道之間設有連通第二單向過載閥孔和副閥桿孔的第三進油腔;閥體本體上設有連通主閥桿孔且分別與A油腔和B油腔位置相應的工作油口Ⅰ和工作油口Ⅱ、連通副閥桿孔且分別與C油腔和D油腔位置相應的工作油口Ⅲ和工作油口Ⅳ;閥體本體內設有將主閥桿孔和副閥桿孔的兩端部以及將第一單向過載閥孔、第二單向過載閥孔、單向閥孔和安全閥孔的外端部與總回油腔連通的泄油通道;上述的所有供液壓油流經的孔、腔、口和通道中,除工作油口Ⅰ、工作油口Ⅱ、工作油口Ⅲ、工作油口Ⅳ外、進油口和回油口外,全部布置于同一澆鑄層面內。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閥體,其內部的油路通道都布置在同一澆鑄層面內,砂型中內芯的設置都在同一操作平面內進行,內芯的設置更加容易操作,可以有效減少砂型的制作時間,降低了砂型的制作成本,相應的減少了閥體的生產成本和生產時間,因而使得本實用新型具有生產成本低、生產周期短的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沿圖1中A-A線的剖視圖;
圖3是沿圖1中B-B線的剖視圖;
圖4是利用本實用新型做成的多路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多路閥一種使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多路閥另一種使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蔡相志,未經蔡相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6974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