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澆湯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58742.5 | 申請日: | 2012-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634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睿;郭晶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7/30 | 分類號: | B22D17/30;B22D17/32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國釗;李德魁 |
| 地址: | 528313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金屬成型輔機設備,尤其是一種金屬成型設備相關的澆湯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內腔金屬成型設備通過在模具中注入液態或者半液態的金屬溶液進行擠壓形成所述形狀和結構的零部件。在內腔金屬成型設備中,現有的澆湯(即向模具中注入液態金屬)有以下三種形式:?
1、通過電磁泵直接泵湯到壓射機構,該機構可以避免金屬液在空氣中停留時發生化學變化,保持了金屬化學成分特性,缺點很難維護成本高;?
2、采用半固態的形式,在固態金屬下料后放在熔煉爐軟化成“冰激凌”狀,通過機械手夾取放入壓射機構,該方法的優點是可以避免金屬液在型腔內流動時卷氣,缺點是該方法對熔煉爐的要求很高,很難控制材料的狀態、產量小、投入成本高;?
3、通過凸輪檢測行程位置,將液態金屬使用湯勺注入模具之中進行壓制。由于該方法簡單靈活,操作簡便、維護方便,成本低廉,目前采用最多的是澆湯的方法。下面結合附圖1對該方法進行詳細論述。?
請參閱圖1,澆湯機包括一旋轉臂100和鉸接于該旋轉臂100上的湯勺200,旋轉臂100可以在在熔煉保溫爐300和澆湯料筒400之間來回平移;湯勺200用于在熔煉保溫爐300內完成舀湯和在澆湯料筒400處完成澆湯兩個動作,其中舀湯和澆湯之間還需要進行180°的旋轉。在旋轉臂100的轉動過程中,需要湯勺200中的液面一直保持水平。?
由于在舀湯和澆湯過程中均通過凸輪檢測,對調整湯勺200的量很難把握,需要反復多次確認。而且,由于每次調整均缺乏直觀的數據記錄,一旦更換澆湯機的零部件后,又需要重新進行調整,再次進行反復驗證確認。?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澆湯控制裝置,以解決現有澆湯控制裝置中調整湯勺的取湯量非常困難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澆湯控制裝置,包括中央控制器和用于驅動湯勺和旋轉臂轉動的轉動模塊,所述轉動模塊包括驅動旋轉臂轉動的第一模塊和驅動湯勺轉?動的第二模塊,所述第一模塊和第二模塊分別與所述中央控制器連接,所述第二模塊包括一用于測量湯勺的轉動角度的湯勺編碼器,所述湯勺編碼器與所述中央控制器連接。?
具體的,所述湯勺編碼器為增量式光電編碼器。?
進一步,所述第一模塊包括一第一轉動電機和與所述第一轉動電機連接的第一轉動驅動器,所述第一轉動驅動器與所述中央控制器連接;以及?
所述第二模塊包括一第二轉動電機和與所述第二轉動電機連接的第二轉動驅動器,所述第二轉動驅動器與所述中央控制器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模塊還包括一用于測量旋轉臂的轉動角度的旋轉臂編碼器。?
上述優選技術方案中,還包括一用于驅動旋轉臂移動的移動模塊,所述移動模塊和/或所述轉動模塊通過工業以太網與所述中央控制器連接。?
進一步,所述移動模塊包括一移動電機和與所述移動電機連接的移動驅動器,所述移動驅動器通過工業以太網與所述中央控制器連接。?
優選的,所述移動模塊還包括一用于檢測旋轉手臂是否接觸金屬液面的金屬液面檢測器和用于檢測旋轉手臂所在位置的澆湯位檢測器,所述金屬液面檢測器和澆湯位檢測器分別與所述中央控制器連接。?
進一步,所述移動模塊還包括一用于檢測旋轉手臂處于初始位的初位檢測器,所述初位檢測器與所述中央控制器連接。?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澆湯控制裝置通過湯勺編碼器和第二模塊對湯勺的轉動角度進行測量和控制,從而方便對湯勺的舀湯量進行控制,即使更換設備部件后也能夠根據湯勺編碼器測量的數據重新設置或者調整湯勺在舀湯時的轉動角度來控制和調整舀湯量。?
另外一方面,通過中央控制器對第一模塊、第二模塊和移動模塊的邏輯運算,控制旋轉臂快速移動至半固態旋轉料口澆注,動作快捷而準確,有效地提高了該澆湯機構的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是澆湯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澆湯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第二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2中移動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5874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