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掩模框架及其對應的蒸鍍用掩模組件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454508.5 | 申請日: | 2012-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130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魏志凌;高小平;潘世珎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允升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C14/04 | 分類號: | C23C14/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框架 及其 對應 蒸鍍用掩 模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印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掩模框架及其對應的蒸鍍用掩模組件。
背景技術
與現(xiàn)行LCD技術相較,利用有機發(fā)光二級管(OLED)技術所制成的顯示器不僅具有可全彩化、反應時間快、高亮度(100~14,000cd/m2)、高流明效率(16~38lm/W)、170度以上的視角、無一般LCD殘影、可制作成大尺寸與可撓曲性面板、能夠在攝氏-30度~80度的范圍內作業(yè)等優(yōu)勢,而且制程簡單、整體厚度也能縮小至1mm以下、成本更僅有TFT-LCD的30~40%。因此,利用OLED技術所制成的顯示器在深得社會歡迎。
目前,OLED技術所制成的顯示器在小尺寸上已經達到量產技術,而且相對較為成熟。但為了通過同時制造多個OLED顯示器以實現(xiàn)產量的提高,或者是制造出大尺寸的OLED顯示器,就需要增大傳統(tǒng)大襯底的尺寸,相應的就必須增大用于蒸鍍有機材料的掩模組件的尺寸。
圖1所示是傳統(tǒng)用于蒸鍍有機材料的掩模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其包括外框11及通過焊點120固定在外框11上的掩模部12,掩模部12是通過在兩端施加拉力繃緊后焊接到外框11上,焊接后釋放拉力。掩模組件水平放置時,由于掩模部12沿原來拉力反方向回縮導致外框11上下(圖1中上下方位)支撐部分出現(xiàn)圖中所示內凹現(xiàn)象,從而使得掩模部12出現(xiàn)下垂(特別是掩模部12中間區(qū)域),如此造成的后果是蒸鍍得到的圖案位置精度、尺寸大小相對都會有一定的偏差,從而影響產品的質量及良率。
中國專利申請?zhí)枮?010101136655公開了一種掩模組件及用于使用該掩模組件的平板顯示器的沉積設備,其主要結構在于:掩模組件的外框上設置有橫跨外框構成的開口區(qū)域的支撐棒,從而減少掩模部的下垂量。中國專利專利號為01138161.2提供了一種用于制造大尺寸顯示面板的掩模,其包括:具有多個孔的主框架,自掩模根據(jù)要制造的尺寸和圖案而裝配在主框架的孔內。以上方式在實現(xiàn)OLED顯示器量產上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制作大尺寸顯示屏上具有一定局限。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需要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掩模框架及其對應的蒸鍍用掩模組件。
所述掩模框架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包括兩組對邊,所述兩組對邊構成一個中空封閉矩形框架;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置于所述外框內側且與掩模板一組對邊連接;及固定機構,所述固定機構用于連接所述外框和置于所述外框內側的所述固定桿,起到支撐所述固定桿,將向內收縮的所述固定桿向外進行拉伸,起到減少或彌補當所述固定桿將所述掩模板繃緊時產生的所述固定桿邊框向內收縮量的作用。
根據(jù)本專利背景技術中對現(xiàn)有技術所述,如圖1所示,當外框11的邊受到向內的拉力時,外框11上下(圖1中上下方位)支撐部分出現(xiàn)圖1所示的內凹現(xiàn)象,從而造成了掩模部的下垂;此時調節(jié)所述連接機構則可以降低或彌補外框支撐部分內內凹情況,改善產品的精度、質量,并提高良品率。
另外,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掩模框架的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中空封閉矩形框架為一體成型或由所述兩組對邊通過連接部件連接構成。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掩模框架更傾向于解決制備大尺寸面板的產品,雖然一體成型的所述封閉矩形框架在此方面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當尺寸進一步增大時,則由通過連接部件連接構成的所述封閉矩形框架具有更明顯的優(yōu)勢。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固定桿通過所述固定機構配合固定在所述外框的一組對邊內側上。
進一步地,所述外框與所述固定桿間設置有配合機構,且所述配合機構使所述外框和所述固定桿連接時具有間隙。
優(yōu)選地,所述配合機構對稱的設置在掩模框架的四個角附近。
進一步地,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對應的配合機構是分別位于所述外框和所述固定桿接觸部位具有精確定位的凸起結構和凹陷結構。
優(yōu)選地,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具有定位作用的凸起結構和凹陷結構是半徑相同、配合后二者能夠實現(xiàn)重合的圓柱體或者是可配合的梯形凸起結構和可與所述梯形凸起結構配合定位的凹陷結構或者是n大于等于1個柱狀凸起結構和可與所述柱狀凸起結構配合的凹陷結構,所述柱狀突起結構和所述柱狀凸起結構配合的凹陷結構的中心線重合且垂直于所述接觸部位表面或者具有配合定位功能的突起球狀結構和凹陷球冠腔室。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固定機構是螺絲和設置在所述外框上的螺絲沉頭孔結構和設置在固定桿上的螺孔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螺絲為密紋螺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允升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昆山允升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545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分立式晶控膜厚控制裝置
- 下一篇:一種復合掩模板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C23C 對金屬材料的鍍覆;用金屬材料對材料的鍍覆;表面擴散法,化學轉化或置換法的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真空蒸發(fā)法、濺射法、離子注入法或化學氣相沉積法的一般鍍覆
C23C14-00 通過覆層形成材料的真空蒸發(fā)、濺射或離子注入進行鍍覆
C23C14-02 .待鍍材料的預處理
C23C14-04 .局部表面上的鍍覆,例如使用掩蔽物
C23C14-06 .以鍍層材料為特征的
C23C14-22 .以鍍覆工藝為特征的
C23C14-58 .后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