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正副駕駛中間扶手的翻轉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53863.0 | 申請日: | 2012-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647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少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子元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46 | 分類號: | B60N2/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楊元焱 |
| 地址: | 201805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正副 駕駛 中間 扶手 翻轉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種汽車正副駕駛中間扶手的翻轉機構。?
背景技術
汽車正副駕駛中間扶手一般分為前中間扶手及后中間扶手。其目的是為了減小駕車疲勞,翻轉時能自動定擋。一般的扶手總成通過其它零件如按鍵、推桿等連接,并通過外力推動推桿使卡腳卡齒分離來實現扶手翻轉,定擋及循環動作,機構繁瑣、穩定性差且成本更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提供一種汽車正副駕駛中間扶手的翻轉機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正副駕駛中間扶手的翻轉機構,包括支撐腳和支撐臂,支撐腳和支撐臂通過軸承及PUR環連接,支撐臂可繞支撐腳上下翻轉;其特點是,還包括卡腳、卡腳軸銷和卡腳壓簧;卡腳通過卡腳軸銷與支撐臂連接,卡腳可隨支撐臂運動并繞卡腳軸銷轉動;卡腳壓簧連接在卡腳與支撐臂之間為卡腳提供復位的彈力;卡腳前端兩側的背面分別設有弧形齒面,其中一側的里面裝有銅銷和銅銷壓簧;支撐腳兩側的背面分別設有用于與卡腳上的弧形齒面嚙合的弧形齒條,其中一側的端面設有導引所述銅銷運動的導引結構;支撐臂在翻轉過程中帶動卡腳轉動,同時帶動銅銷沿支撐腳的導引結構運動,以實現卡腳與支撐腳的離合,從而實現支撐臂的上下往復翻轉。?
上述汽車正副駕駛中間扶手的翻轉機構,其中,所述的導引結構包括設置在支撐腳一側端面的平臺,平臺的后部設有斜坡,平臺側面形成導引所述銅銷運動的導軌,導軌尾部連接斜坡;所述銅銷沿所述導軌運動,銅銷運動到斜坡時被斜坡抬高至平臺,從而實現卡腳與支撐腳的嚙合相連。?
上述汽車正副駕駛中間扶手的翻轉機構,其中,所述的弧形齒面和弧形齒條具有相互配合的棘輪齒結構。?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卡腳的一側加裝一個銅銷和銅銷壓簧,并在支撐腳的一側增加銅銷的導引結構來帶動卡腳實現翻轉過程的自動離合,使扶手翻轉過程無需通過外力,即可實現扶手的上下往復翻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汽車正副駕駛中間扶手的翻轉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汽車正副駕駛中間扶手的翻轉機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C-C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2的D-D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的汽車正副駕駛中間扶手的翻轉機構,包括支撐腳1和支撐臂2,支撐腳和支撐臂通過軸承3及PUR環4連接,支撐臂2可繞支撐腳1上下翻轉。還包括卡腳5、卡腳軸銷6和卡腳壓簧7。卡腳5通過卡腳軸銷6與支撐臂2連接,卡腳5可隨支撐臂運動并繞卡腳軸銷6轉動;卡腳壓簧7連接在卡腳5與支撐臂2之間為卡腳提供復位的彈力;卡腳5前端兩側的背面分別設有弧形齒面51,其中一側的里面裝有銅銷8和銅銷壓簧9;支撐腳1兩側的背面分別設有用于與卡腳上的弧形齒面嚙合的弧形齒條11,其中一側的端面設有導引所述銅銷運動的導引結構12;支撐臂2在翻轉過程中帶動卡腳5轉動,同時帶動銅銷8沿支撐腳的導引結構12運動,以實現卡腳5與支撐腳1的離合,從而實現支撐臂2的上下往復翻轉。?
本實用新型中的導引結構12包括設置在支撐腳一側端面的平臺121,平臺的后部設有斜坡122,平臺側面形成導引所述銅銷運動的導軌123,導軌尾部連接斜坡122;銅銷8沿導軌123運動,銅銷8運動到斜坡122時被斜坡抬高至平臺121面,從而實現卡腳5與支撐腳1的嚙合相連。?
本實用新型中的弧形齒面和弧形齒條具有相互配合的棘輪齒結構。使支撐臂只能向打開方向轉動。?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扶手在打開狀態下(扶手打開的最大角度為114?度),向下翻轉過程中,卡腳上的銅銷受支撐腳上的導引結構外緣的過盈尺寸影響,將卡腳與支撐腳的嚙合齒分離,扶手實現向下翻轉,當向下翻轉到端點前通過斜坡導向結構使卡腳回復到正常尺寸,實現卡腳嚙合;扶手向上翻轉過程,是通過卡腳上的弧形齒面和支撐腳上的弧形齒條的棘輪齒結構控制,每向上滑過一個擋位,則依靠卡腳彈簧復位,使扶手實現定擋功能(共五個擋位),并往復實現上下翻轉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子元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子元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538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