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絲錐鏟磨機的油缸之連接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44415.4 | 申請日: | 2012-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421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耀良;張美寶;楊永金;莊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平湖市工具廠 |
| 主分類號: | B24B3/18 | 分類號: | B24B3/18;B24B5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203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絲錐 鏟磨機 連接 | ||
1.絲錐鏟磨機的油缸之連接板,包括金屬板與孔洞,其特征在于金屬板(1)是一塊長方體的金屬板,金屬板(1)的左、右長度為170mm,前、后寬度為40mm,上、下高度為8mm;在金屬板(1)的左、右、前、后之四個角都被削成45°的倒角(11),倒角距離為3mm;在金屬板(1)的中部鉆了一個橢圓形的通孔(2),橢圓形的通孔(2)的左、右長度為60mm;橢圓形的通孔(2)的橫向中心線與金屬板(1)的橫向中心線重合;橢圓形的通孔(2)由左半圓孔洞、中間長方體孔洞、右半圓孔洞組成,左半圓孔洞的半徑為5mm,左半圓孔洞的半個圓弧面在左方,其圓心及直徑面在右方、并與中間長方體孔洞的左面重疊;中間長方體孔洞的左、右長度為50mm,前、后寬度為10mm,上、下高度也為8mm;右半圓孔洞的半徑為5mm,右半圓孔洞的半個圓弧面在右方,它的圓心及直徑面在左方、并與中間長方體孔洞的右面重疊;左半圓孔洞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左面為55mm,距離金屬板(1)的前面為20mm;前第一孔洞(9)、前第二孔洞(10)、前第三孔洞(6)、前第四孔洞(5)、后第一孔洞(7)、后第二孔洞(8)、后第三孔洞(3)、后第四孔洞(4)的直徑都是4.2mm;前第一孔洞(9)、前第二孔洞(10)、前第三孔洞(6)、前第四孔洞(5)、后第一孔洞(7)、后第二孔洞(8)、后第三孔洞(3)、后第四孔洞(4)都是通孔;前第一孔洞(9)、前第二孔洞(10)、前第三孔洞(6)、前第四孔洞(5)的圓心都在一條直線上,后第一孔洞(7)、后第二孔洞(8)、后第三孔洞(3)、后第四孔洞(4)的圓心都在另一條直線上,上述兩條圓心連接直線都與金屬板(1)的橫向中心線互相平行;前第一孔洞(9)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左面為5mm、距離金屬板(1)的前面為5mm;前第二孔洞(10)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左面為33mm、距離金屬板(1)的前面為5mm;前第四孔洞(5)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右面為5mm、距離金屬板(1)的前面為5mm;前第三孔洞(6)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右面為33mm、距離金屬板(1)的前面為5mm;后第一孔洞(7)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左面為5mm、距離金屬板(1)的后面為5mm;后第二孔洞(8)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左面為33mm、距離金屬板(1)的后面為5mm;后第四孔洞(4)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右面為5mm、距離金屬板(1)的后面為5mm;后第三孔洞(3)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右面為33mm、距離金屬板(1)的后面為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平湖市工具廠,未經浙江省平湖市工具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4441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頂出機構的塑料注射模具裝置
- 下一篇:高位下料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