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魚肉魚刺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16062.7 | 申請日: | 2012-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739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建明 |
| 主分類號: | A22C25/16 | 分類號: | A22C25/1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堅剛 |
| 地址: | 213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魚肉 魚刺 分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副產品加工機械領域,具體涉及水產加工中的魚肉和魚刺分離的裝置。
背景技術
魚類食品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容易消化,是人們喜愛的食物,尤其適宜老人、幼兒和病人食用。魚類中蛋白質的含量15%~20%,屬優質蛋白質,魚肉肌纖維較短,蛋白質組織結構松軟,水分含量多,肉質鮮嫩,容易消化吸收。魚類組織中有含氮化合物,主要是膠原蛋白和粘蛋白,當煮沸后成為溶膠,冷卻后成為凝膠,這就表現為魚湯自然冷卻后凝成乳白膠凍樣狀。魚類含有一種含硫氨基酸叫牛磺酸,它能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而有利防治動脈硬化。牛磺酸能促進嬰兒大腦發育,提高眼的暗適應能力。因此牛磺酸現已作為嬰兒食品中營養物,如嬰兒配方奶粉里使奶粉營養更接近母乳。魚類脂肪低,含量在1%~10%。大部分魚只含有1%~3%的脂肪,如大黃魚、小黃魚、胖頭魚等。有些魚如草魚、鯉魚、帶魚、平魚脂肪含量在5%~8%。但有個別的魚如鳊魚脂肪含量可達15%。一般魚類脂肪含量少,供熱能低,所以魚是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物,是比家禽、家畜都要優越的動物性食物。俗話說吃四條腿的(豬、牛)不如吃二條腿的(雞、鴨),吃二條腿的不如吃沒有腿的(魚類),表明了魚類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
眾所周知,魚類大多體內都有魚刺,尤其一些常見的淡水魚的肉間的刺更多,不管是人們日常食用還是加工魚肉產品,魚刺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食用。有很多人都想吃魚,但是又怕吃魚被魚刺卡在消化道中而造成對身體的傷害,因此失去了很多吃魚的機會。像老人和幼兒一類需要吃魚的人群,由于缺乏吃魚吐魚刺的能力,因而吃魚時需要先將魚肉和魚刺分離。為了滿足更多人吃魚的需求,有越來越多的魚被加工成魚肉產品,而在將魚肉加工成便于食用的產品時,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將魚肉和魚刺分離。分離魚肉和魚刺的方法包括采用手工去魚刺,這不僅費時費力,還去刺不干凈,不便于工業化生產。
中國專利文獻CN2483956Y(專利申請號:01235878.9)公開了一種“輥輪擠壓滾筒式采魚肉機”,在其說明書第2頁最后一段中的第5行至第7行記載了:“位于機架1中部的多孔滾筒15通過螺栓41固定在軸14上,其中部靠前端裝有鏈輪36,軸14由滾動軸承副47支承,滾動軸承副47固定在機架1內。”由此可見,該文獻采用鏈輪傳動形式,使得結構較為復雜,鏈條之間有交叉而產生噪音。使用時,魚骨、皮容易附著在多孔滾筒15上,缺少將魚骨、皮從多孔滾筒15上剝離下來的裝置,需要人手工將魚骨、皮從運行中的多孔滾筒15上拿下,稍有不慎就容易將手卷進多孔滾筒15與環形帆布帶16之間,存在安全隱患。另外,對多孔滾筒15的安裝和拆卸需進入多孔滾筒15內,不便于操作;安裝時容易對多孔滾筒15內部造成污染,帶來食品安全隱患;拆卸時多孔滾筒15內殘留的魚肉容易弄臟操作者的衣著。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能使魚肉魚刺分離的裝置。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魚肉魚刺分離裝置,包括機架和均設置在機架上的驅動裝置、傳動機構、采肉裝置、擠壓裝置、進料裝置和出料裝置。
其結構特點是:還包括魚皮剝離裝置。機架包括水平設置的底板、均沿左右向鉛垂設置的前側板、中隔板和輥筒支撐板。前側板坐落并固定在底板的前端部位上。中隔板坐落并固定在底板的前后向的中部偏前部位上。輥筒支撐板有2塊。2塊輥筒支撐板按照所處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為輥筒前支撐板和輥筒后支撐板。輥筒前支撐板固定連接在前側板的左側面的中上部上,輥筒后支撐板固定連接在中隔板的左側面的中上部上,且輥筒前支撐板和輥筒后支撐板所處的上下位置相同。驅動裝置設有軸線沿前后向設置的動力輸出軸和固定設置在動力輸出軸的前端頭上的動力輸出齒輪。傳動機構包括軸線均沿前后向設置的第一傳動齒輪、第一工作軸、軸承組件、第二傳動齒輪、第二工作軸、后軸承組件和前軸承。軸承組件設置在中隔板上且位于中隔板后側,第一工作軸由其前后向的中部通過軸承組件轉動連接在中隔板上。第一傳動齒輪固定連接在第一工作軸的后端頭上,且與驅動裝置的動力輸出齒輪相嚙合。采肉裝置設置在中隔板的前側。采肉裝置包括軸線均沿前后向設置的連接盤和從前方固定連接在連接盤上的主筒體。連接盤固定連接在傳動機構的第一工作軸的前端頭上。主筒體整體呈圓柱殼狀的筒體。主筒體的筒壁上均勻分布有貫穿其筒壁的采肉孔。采肉孔的孔徑為1毫米至8毫米,相鄰采肉孔的邊緣之間的距離為2至20毫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建明,未經劉建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1606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軋機上料、引料和對接的一體機
- 下一篇:改進型單缸柴油機加水漏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