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魚肉魚刺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16062.7 | 申請日: | 2012-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739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建明 |
| 主分類號: | A22C25/16 | 分類號: | A22C25/1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堅剛 |
| 地址: | 213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魚肉 魚刺 分離 裝置 | ||
1.一種魚肉魚刺分離裝置,包括機架(1)和均設置在機架(1)上的驅動裝置(2)、傳動機構(3)、采肉裝置(4)、擠壓裝置(5)、進料裝置(7)和出料裝置(8);
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魚皮剝離裝置(6);機架(1)包括水平設置的底板(11)、均沿左右向鉛垂設置的前側板(12)、中隔板(13)和輥筒支撐板(16);前側板(12)坐落并固定在底板(11)的前端部位上;中隔板(13)坐落并固定在底板(11)的前后向的中部偏前部位上;輥筒支撐板(16)有2塊;2塊輥筒支撐板(16)按照所處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為輥筒前支撐板(16a)和輥筒后支撐板(16b);輥筒前支撐板(16a)固定連接在前側板(12)的左側面的中上部上,輥筒后支撐板(16b)固定連接在中隔板(13)的左側面的中上部上,且輥筒前支撐板(16a)和輥筒后支撐板(16b)所處的上下位置相同;驅動裝置(2)設有軸線沿前后向設置的動力輸出軸和固定設置在動力輸出軸的前端頭上的動力輸出齒輪(26);傳動機構(3)包括軸線均沿前后向設置的第一傳動齒輪(31)、第一工作軸(32)、軸承組件(34)、第二傳動齒輪(35)、第二工作軸(36)、后軸承組件(38)和前軸承(39);軸承組件(34)設置在中隔板(13)上且位于中隔板(13)后側,第一工作軸(32)由其前后向的中部通過軸承組件(34)轉動連接在中隔板(13)上;第一傳動齒輪(31)固定連接在第一工作軸(32)的后端頭上,且與驅動裝置(2)的動力輸出齒輪(26)相嚙合;采肉裝置(4)設置在中隔板(13)的前側;采肉裝置(4)包括軸線均沿前后向設置的連接盤(41)和從前方固定連接在連接盤(41)上的主筒體(44);連接盤(41)固定連接在傳動機構(3)的第一工作軸(32)的前端頭上;主筒體(44)整體呈圓柱殼狀的筒體;主筒體(44)的筒壁上均勻分布有貫穿其筒壁的采肉孔(44-1);采肉孔(44-1)的孔徑為1毫米至8毫米,相鄰采肉孔(44-1)的邊緣之間的距離為2至20毫米;
擠壓裝置(5)包括定位螺栓(51)、調節輥筒組件(52)、驅動輥筒(53)、中間輥筒組件(54)和擠壓帶(55);擠壓帶(55)為環狀;調節輥筒組件(52)包括從動輥筒(52-1)、前支架構件(52-2)和后支架構件(52-3);從動輥筒(52-1)固定設置在前支架構件(52-2)和后支架構件(52-3)之間;前支架構件(52-2)轉動設置在機架(1)的輥筒前支撐板(16a)上,后支架構件(52-3)轉動設置在機架(1)的輥筒后支撐板(16b)上,且前支架構件(52-2)的轉動軸線與后支架構件(52-3)的轉動軸線相同,該轉動軸線沿前后向水平設置,且也是調節輥筒組件(52)的轉動軸線;從動輥筒(52-1)的軸線沿前后向設置,且相對于調節輥筒組件(52)的轉動軸線偏心設置;前支架構件(52-2)設有以轉動軸線為轉動中心的弧形調節槽;定位螺栓(51)從前向后穿過該弧形調節槽且旋合在輥筒前支撐板(16a)上;當定位螺栓(51)處于旋緊狀態時,前支架構件(52-2)仍至整個調節輥筒組件(52)處于不能轉動的固定狀態;當定位螺栓(51)處于松開狀態時,則前支架構件(52-2)和后支架構件(52-5)能相對于機架(1)的輥筒支撐板(16)轉動,從而調節從動輥筒(52-1)相對于機架(1)的位置;
進料裝置(7)可拆式固定在機架(1)的前側板(12)和中隔板(13)上,且進料裝置(7)的出料部位位于擠壓裝置(5)的擠壓帶(55)的處于調節輥筒組件(52)的上方的部位上;
傳動機構(3)的第二工作軸(36)的后段通過后軸承組件(38)轉動連接在機架(1)的底板(11)上;第二傳動齒輪(35)固定設置在第二工作軸(36)的后端頭上,且與第一傳動齒輪(31)相嚙合;傳動機構(3)的前軸承(39)設置在機架(1)的前側板(12)上;第二工作軸(36)的前段與驅動輥筒(53)固定連接在一起,且第二工作軸(36)的前端頭通過前軸承(39)與機架(1)的前側板(12)轉動連接;擠壓帶(51)圍繞從動輥筒(52-1)和驅動輥筒(53)設置;
中間輥筒組件(54)包括導向輥筒(54-1)、傳輸輥筒(54-2)和壓緊輥筒(54-3);導向輥筒(54-1)、傳輸輥筒(54-2)和壓緊輥筒(54-3)的軸線均沿前后向設置,且均轉動連接在機架(1)的前側板(12)和中隔板(13)之間,并且左右方向上位于調節輥筒組件(52)與驅動輥筒(53)之間;壓緊輥筒(54-3)位于采肉裝置(4)的主筒體(44)的下方,且兩者之間的間隙與擠壓帶(55)的厚度相對應,且主筒體(44)由其下側與擠壓帶(55)的外側面的朝向上方的部位相接觸,壓緊輥筒(54-3)則由其輥筒體的上側與擠壓帶(55)的內側面的朝向下方的部位相接觸;導向輥筒(54-1)位于調節輥筒組件(52)與采肉裝置(4)的主筒體(44)之間,且由其輥筒體的右上側與擠壓帶(55)的內側面的朝向左下方的部位相接觸;傳輸輥筒(54-2)位于壓緊輥筒(54-3)的左側,且由其輥筒體的左下側與擠壓帶(55)內側面的朝向右上方的部位相接觸;
魚皮剝離裝置(6)位于采肉裝置(4)的主筒體(44)的右側,且魚皮剝離裝置(6)設置在機架(1)的前側板(12)與中隔板(13)之間,并且由其的刀刃部位朝向采肉裝置(4)的主筒體(44);所述的魚皮剝離裝置(6)的刀刃部位與采肉裝置(4)的主筒體(44)之間的間隙為0至3毫米;
出料裝置(8)設置在機架(1)前側板(12)與中隔板(13)之間,出料裝置(8)的進料部位位于擠壓裝置(5)的擠壓帶(55)的處于驅動輥筒(53)的下方的部位上,出料裝置(8)的出料部位位于進料部位的右下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建明,未經劉建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1606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軋機上料、引料和對接的一體機
- 下一篇:改進型單缸柴油機加水漏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