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負或正壓隔離式病員運送艙壓差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10449.1 | 申請日: | 2012-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595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謝新武;劉圣軍;田豐;楊健;胡名璽;孫秋明;杜振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裝備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G10/02 | 分類號: | A61G10/02;G05D16/2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溫國林 |
| 地址: | 300161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正壓 隔離 病員 運送 艙壓差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負或正壓隔離式病員運送艙壓差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負壓隔離式病員運送艙主要用于傳染病人的轉運,通過建立起艙內相對外界的負壓,防止病人所帶病菌污染艙外環境,造成交叉感染,從而控制傳染病的進一步傳播。正壓隔離式病員運送艙主要用于病員與環境隔離,防止環境中的因素(病菌、化學毒物、低氣壓)等對病人的影響,例如:用于高原反應的緩解等。負(正)壓隔離式病員運送艙基本都采用了近密閉、艙室式結構,通過風機將艙內氣體抽出(或向艙內充氣)從而形成相對外界大氣的一定負(正)壓差,另有排風、進風過濾裝置。根據相關標準,艙內負(正)壓應維持在一定水平才能起到阻止病菌傳播、緩解病情等作用。運送艙在使用過程中的醫護處理、顛簸、擠壓和拉伸等因素,甚至操作失誤造成艙體破損、拉鏈未完全拉合等使艙體與外界直接連通,而操作人員并無察覺的情況,會造成艙體形狀、體積的變化,造成內部負(正)壓的波動,存在壓差過小而導致病菌傳播、裝置失效的風險。
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點和不足:
目前,國內外相關的裝備都是采用風機等排風裝置建立起負(正)壓,但并未對艙內負壓進行監測與控制,艙內外壓差容易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產生波動,當艙內外壓差過小時,可能導致病菌的傳播。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負或正壓隔離式病員運送艙壓差控制系統,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對艙內負壓進行監測與控制,避免了壓差的波動,詳見下文描述:
一種負或正壓隔離式病員運送艙壓差控制系統,包括:艙體,所述艙體連接有電源和風機,所述艙體上設置有進風口、出風口和操作口,在所述進風口和所述出風口之間設置有空氣過濾裝置,
所述艙體還連接有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與所述電源、所述風機和壓差測量裝置電氣連接;所述壓差測量裝置實時采集艙內外壓差信號,并將所述壓差信號傳輸至所述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根據所述壓差信號調整所述風機的轉速,使壓差穩定在目標壓差附近;當所述壓差信號不在第一安全閾值內和/或電源電壓小于第二安全閾值時,所述控制電路發出聲光報警。
所述壓差測量裝置包括:壓差測量口,
所述壓差測量口上設置有壓差測量軟管,所述壓差測量軟管下部連接有壓差傳感器,所述壓差傳感器實時采集并顯示所述壓差信號,并將所述壓差信號傳輸至所述控制電路。
所述空氣過濾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艙體兩端的進氣過濾器和出氣過濾器。
所述控制系統還包括:排風過濾控制盒,
所述排風過濾控制盒用于安置所述電源、所述控制電路、所述風機和所述壓差傳感器。
所述控制電路包括:電源電壓檢測電路、核心處理器、壓差信號處理電路、聲光報警電路、風機轉速調節電路、操作按鍵電路、電源電壓顯示電路和提供供電電源的電源接口電路,
所述操作按鍵電路對所述壓力傳感器進行設置,并向所述核心處理器發送控制命令;所述壓差信號處理電路采集所述壓差信號,并傳輸至所述核心處理器,所述核心處理器根據所述壓差信號計算出控制信號并傳輸至所述風機轉速調節電路,調節所述風機的轉速,使壓差穩定在目標壓差附近;當所述壓差信號不在第一安全閾值范圍內時,所述核心處理器控制所述聲光報警電路進行聲光報警;所述電源電壓檢測電路實時監測電源電壓,通過所述電源電壓顯示電路實時顯示,當電源電壓小于第二安全閾值時,所述核心處理器控制所述聲光報警電路進行聲光報警。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該控制系統可自動控制建立起艙內外氣壓差,建立時間短、波動范圍小,自動化程度高,有利于提供一個穩定、安全的壓差環境,防止因為壓差的過小導致的病菌傳播;可實時顯示艙內壓差和電源電壓等信息,方便操作者及時進行相關操作;可對超壓差范圍、電源電壓過低等情況進行實時報警提示,提高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負或正壓隔離式病員運送艙壓差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控制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所列部件列表如下所示:
1:艙體;????????????????2:病人;
3:排風過濾控制盒;??????4:進氣過濾器;
5:進風口;??????????????6:出氣過濾器;
7:壓差測量口;??????????8:壓差測量軟管;
9:出風口;??????????????10:壓差傳感器;
11:風機;???????????????12:控制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裝備研究所,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裝備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1044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