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卸車大廂側板焊接工裝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07773.8 | 申請日: | 2012-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263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榜軍;王劍波;呂武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通力專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0 | 分類號: | 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722405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卸車 大廂側板 焊接 工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卸車大廂側板焊接工裝,主要用于大廂側板焊接生產線上。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自卸車側板焊接的工裝只是一種普通的焊接工作平臺,工件無法實現自動舉升與輸送,滿足不了側板焊接生產線的生產要求,因此有必要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自卸車大廂側板焊接工裝,可實現側板的焊接、舉升及自動輸送功能。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自卸車大廂側板焊接工裝,具有平臺架體,所述平臺架體上端設有面板,所述面板上制有槽口,工件設于面板上且置于槽口正上方,所述平臺架體上還設有可將工件舉升、下降或平移的機構且所述機構設于槽口下方。
其中,所述可將工件舉升、下降或平移的機構包括氣缸、滾輪裝置和連桿機構,所述滾輪裝置設置在滾輪支架上,所述氣缸設置在平臺架體下側,氣缸的活塞桿與滾輪支架下端鉸接,所述連桿機構一端與平臺架體鉸接,連桿機構另一側與滾輪支架側端鉸接。
進一步地,所述滾輪支架上設有兩排滾輪裝置,所述滾輪裝置的上端面在氣缸縮回時低于面板底端面。
進一步地,所述滾輪支架設于平臺架體中間部位且位于槽口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平臺架體兩端均設有氣缸。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將側板焊接完畢后,采用氣缸作為舉升動力源,驅動滾輪支架與連桿機構,實現側板的舉升或下降,另外,側板可通過滾輪裝置順利轉入下一工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圖(有工件);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圖(無工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2、3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
自卸車大廂側板焊接工裝,具有平臺架體6,所述平臺架體6上端設有面板7,所述面板7上制有槽口,工件8設于面板7上且置于槽口正上方,所述平臺架體6上還設有可將工件8舉升、下降或平移的機構且所述機構設于槽口下方。所述可將工件8舉升、下降或平移的機構包括氣缸3、滾輪裝置1和連桿機構4,所述滾輪裝置1設置在滾輪支架5上,具體說,所述滾輪支架5上設有兩排滾輪裝置1,所述滾輪裝置1的上端面在氣缸3縮回時低于面板7底端面。具體說,所述滾輪支架5設于平臺架體6中間部位且位于槽口下方,所述平臺架體6兩端下側均設有氣缸3,氣缸3的活塞桿與滾輪支架5下端鉸接,所述連桿機構4一端與平臺架體6鉸接,連桿機構4另一側與滾輪支架5側端鉸接。
使用時,首先調整工件(大廂側板)8與面板7的相對位置后,進行焊接。當焊接完成后,操縱氣缸控制閥2使氣缸3的活塞桿至舉升狀態,氣缸3同時推動滾輪支架5、連桿機構4及滾輪裝置1,將工件8平穩的舉升到高于工作面板7位置將工件8頂起,用手輕輕推動工作8,工件8即通過滾輪裝置1轉入下一工位,然后操縱氣缸控制閥2至下降狀態,氣缸3復位。
上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范圍,故凡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述內容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通力專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陜西通力專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0777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力發電機分段蝸殼定位裝置
- 下一篇:焊限速支架工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