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應用液化天然氣/燃油雙燃料的港作拖輪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39376.1 | 申請日: | 2012-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867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瑞權;劉楠;盛蘇建;秦柄軍;管明利;王良波;張龍;鄭玄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35/66 | 分類號: | B63B35/66;B63H21/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張金亭 |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 液化 天然氣 燃油 燃料 拖輪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船舶與海洋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航運及工程作業輔助裝備,尤其涉及一種應用液化天然氣/燃油雙燃料的港作拖輪。
背景技術
全球航運業所面臨的排放限制變得日益嚴苛,綠色低碳、節能減排的理念在船舶設計與建造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重視。清潔能源替代傳統燃料的應用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大趨勢,而天然氣作為適用清潔能源的代表具有經濟、環保、穩定等諸多明顯優勢,液化天然氣(LNG)已經成為船舶新型環保動力的首當之選。
傳統燃油作為燃料港作拖輪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現在:1)營運成本高;燃油的價格約為8600元/噸,LNG燃料的價格為5400元/噸。經測算使用LNG燃料能有效降低拖輪營運成本。2)污染排放量大,不利于環境保護;LNG燃料比傳統燃油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的指標都有顯著降低;其中二氧化碳排量減少約22%,硫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降低約100%,氮氧化物排放約降低92%。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傳統燃油港作拖輪所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能夠在港口內提供輔助大型船舶操縱作業服務并且滿足沿海航區拖帶作業要求的應用液化天然氣/燃油雙燃料的港作拖輪。該應用液化天然氣/燃油雙燃料的港作拖輪在設計上滿足國內外技術及行政部門(包括國際海事組織、國際石油及天然氣行業協會與論壇、中國船級社、中國政府主管部門等)所有適用于LNG運輸船和氣體燃料動力船的最新公約、規范、法律、法規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應用液化天然氣/燃油雙燃料的港作拖輪,包括:
一橫骨架式、單甲板、前傾板型首柱和圓角方尾的全焊接鋼質船體;
設置在所述船體上的主甲板;
設置在所述主甲板上的主甲板室;
設置在所述主甲板室上的起居甲板室;
設置在所述起居甲板室上的駕駛室;
所述主甲板下方與船體之間的空間采用四道水密橫艙壁分隔成首尖艙、應急消防泵艙、錨鏈艙、LNG罐存儲艙、機艙和舵槳艙;其中所述首尖艙、所述應急消防泵艙和所述錨鏈艙位于所述船體的前部,所述LNG罐存儲艙和所述機艙位于船體的中部,所述舵槳艙設置在船體的尾部,所述LNG罐存儲艙位于所述機艙的前方;在所述LNG罐存儲艙內以船體的中軸線對稱設置有兩個模塊化氣體燃料供應裝置,所述機艙內以船體的中軸線對稱設置有兩個LNG/燃油發動機,所述舵槳艙內以船體的中軸線對稱設置有兩個舵槳機構;位于船體中軸線同側的所述模塊化氣體燃料供應裝置和所述LNG/燃油發動機通過天然氣管路連接,所述LNG/燃油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端通過傳動機構與位于船體中軸線同側的舵槳機構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舵槳機構中的螺旋槳和舵延伸至船體尾部外;
在所述主甲板上設置有一加氣裝置,所述加氣裝置與所述模塊化氣體燃料供應裝置的入口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加氣裝置包括充裝管路和設置在充裝管路通岸接頭處且與所述充裝管路串聯的閥組件,所述充裝管路與所述模塊化氣體燃料供應裝置的入口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閥組件包括相互串聯的一個手動截止閥和一個遙控切斷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閥組件為手動操作和遙控操作的組合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所述充裝管路通岸接頭下方設置有一承滴盤,所述承滴盤上設置有一通向船體舷外的排氣管。
所述加氣裝置采用A-60級防火分隔。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所述充裝管路上設置有一充氮接口,所述充氮接口通過充氮管路連接一氮氣瓶。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機艙的艙底和所述LNG罐存儲艙的艙底均為雙層艙底。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機艙為本質安全型機艙。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LNG罐存儲艙為本質安全型LNG罐存儲艙。
所述LNG罐存儲艙與所述機艙、所述應急消防泵艙、所述錨鏈艙和所述主甲板之間的邊界采用氣密性填料分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3937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實現鍵盤和鼠標單向傳輸的方法
- 下一篇:數據管理方法及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