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擠壓油膜阻尼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77427.2 | 申請日: | 2012-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741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巍;郭寶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6F9/10 | 分類號: | F16F9/10;F02C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9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擠壓 油膜 阻尼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微型旋轉動力機械減振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擠壓油膜阻尼器結構,具體地說,是指一種用在微型燃氣輪機或微小型渦輪噴氣發動機中的擠壓油膜阻尼器。?
背景技術
微型渦噴發動機和微型燃機是近十年來國家重點開發的旋轉式動力機械,在航空和分布式能源動力裝置領域有廣泛的用途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其主要特點是體積小、功率密度高、成本低、能耗少,適合未來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綠色能源的發展要求。但微型旋轉動力機械轉速非常高,由此帶來的轉子系統高速下的振動問題是影響整機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目前,工程界為有效控制轉子振動,已提出多種減振技術,這些減振技術從減振原理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耗散振動能減振,如擠壓油膜阻尼器、金屬橡膠阻尼器、干摩擦減振技術等;一種是外界供能抑制振動,如磁浮軸承等。基于成本和工程可實現性等因素,耗散振動能減振技術發展較為成熟,工程應用較多。其中,擠壓油膜阻尼器結合彈性支撐減振技術,在大型航空發動機領域獲得了推廣應用。而對于微型旋轉動力機械,國內的整機設計經驗不足,仍處于探索階段,尤其對于某些關鍵零部件或技術點,更需要重點完善與提高。因此,針對不同的轉子支撐結構,提出針對性強、效果明顯的減振措施,對微小型旋轉式動力機械設計的標準化、模塊化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本實用新型所述擠壓油膜阻尼器針對微型旋轉式動力機械中2-0-0式支撐結構提出,具有工程適用性強的特點,對目前國內在研的微型渦噴發動機和?微型燃機項目有借鑒作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針對國內微小型旋轉動力機械設計經驗缺乏,轉子系統減振設計不完善的特點,提供一種擠壓油膜阻尼器減振技術方案。所述擠壓油膜阻尼器針對2-0-0式轉子支撐方式提出,在左端軸承外圈與殼體之間安裝本實用新型所述擠壓油膜阻尼器,以達到減振、維持轉子高速穩定性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擠壓油膜阻尼器,整體為環形金屬圈結構,包括進油槽、進油孔、油膜紋路、儲油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擠壓油膜阻尼器的縱截面為T形,橫截面為環形;?
所述進油槽加工在所述擠壓油膜阻尼器的外圈,為沿圓周方向布置的整周帶狀凹槽;?
所述進油孔加工于所述進油槽內,為沿所述擠壓油膜阻尼器外圈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徑向油孔,所述進油孔與所述油膜紋路連通并向所述油膜紋路供油;?
所述油膜紋路為鏤空加工于所述擠壓油膜阻尼器的支承周向上的狹縫,按照徑向方向的布置次序,所述油膜紋路依次包括靠近外圈布置的多個外紋路Ⅰ、靠近內圈布置的多個內紋路Ⅲ及位于所述外紋路Ⅰ和內紋路Ⅲ之間的中間紋路組,每個所述外紋路Ⅰ的兩端各至少分別布置一個與其聯通的所述中間紋路組,每個所述中間紋路組包括多個嵌套組合的彼此不連通的中間紋路Ⅱ,相鄰兩個中間紋路組通過一個所述內紋路Ⅲ彼此聯通,所述外紋路Ⅰ的長度大于所述內紋路Ⅲ的長度,所述外紋路Ⅰ、中間紋路組和內紋路Ⅲ均沿所述擠壓油膜阻尼器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所述儲油孔為軸向通孔,分布在所述油膜紋路中。所述擠壓油膜阻尼器適用于微型燃氣輪機或微小型渦輪噴氣發動機中的2-0-0式轉子支撐結構。?
優選地,所述進油孔與所述外紋路Ⅰ連通;每個中間紋路組中,靠近外紋路Ⅰ的一個中間紋路Ⅱ與所述外紋路Ⅰ連通,靠近內紋路Ⅲ的一個中間紋路Ⅱ與所述內紋路Ⅲ聯通。?
優選地,所述外紋路Ⅰ的兩端各至少布置一個與其聯通的儲油孔,所述內紋路Ⅲ中至少布置一個與其聯通的儲油孔。?
優選地,與所述外紋路Ⅰ連通的中間紋路Ⅱ中至少布置一個與其聯通的儲油孔,與所述內紋路Ⅲ聯通的短紋路Ⅱ中至少布置一個與其聯通的儲油孔。?
優選地,所述進油孔和所述內紋路Ⅲ的數量相等,均為偶數個,每個進油孔的中心線和相鄰內紋路Ⅲ的通過所述擠壓油膜阻尼器中心的對稱線之間的夾角相等。進油孔和內紋路Ⅲ的數量根據減振需要可按偶數增長,可為4個、6個、或8個等;例如:4個進油孔和4個內紋路Ⅲ時,每一個進油孔中心線和內紋路Ⅲ的對稱線之間夾角為45度;6個進油孔和6個內紋路Ⅲ時,每一個進油孔中心線和內紋路Ⅲ的對稱線之間夾角為30度,以此類推。?
優選地,每個中間紋路組包括多個嵌套組合的彼此不連通的中間紋路Ⅱ,每個所述中間紋路Ⅱ為樣條曲線形。?
優選地,所述中間紋路Ⅱ為S形、C形、反C形、多“C”或其它形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774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泡沫浮油去除機構
- 下一篇:一種硝酸鉀加工用自清理洗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