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精度AC/DC轉換器限流電路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254958.X | 申請日: | 2012-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867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曉飛;孫權;袁小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航天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3/155 | 分類號: | H02M3/15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75 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精度 ac dc 轉換器 限流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學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精度AC/DC轉換器限流電路。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便攜式電子設備和LED照明的蓬勃發(fā)展,廣泛應用于ADAPTER和照明驅動的AC/DC轉換器迅速發(fā)展,然而傳統(tǒng)AC/DC轉換器的限流特性會隨著限電壓變化而變化,大大影響了AC/DC轉換器輸出功率的穩(wěn)定性,給實際應用中帶來隱患。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地是提供一種高精度AC/DC轉換器限流電路,實現(xiàn)電流限制與輸入線電壓無關,從而保證輸出功率的穩(wěn)定性。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高精度AC/DC轉換器限流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帶隙基準電路和電流限制補償電路,其中所述電流限制補償電路還包括限流電路,比較電路和Buffer緩沖電路。
所述的帶隙基準電路包括三個雙極型晶體管,八個P型MOS管,兩個運放,一個電流漏和五個電阻,其連接方式為:第零P型MOS管MP0的柵極、第零P型MOS管MP0的漏極與電流漏的輸入端連接;第一運算放大器A1輸出端、第一P型MOS管MP1的柵極、第二P型MOS管MP2的柵極與第三P型MOS管MP3的柵極連接;第一P型MOS管MP1的漏極與第四P型MOS管MP4的源極連接;第二P型MOS管MP2的漏極與第五P型MOS管MP5的源極連接;第三P型MOS管MP3的漏極與第六P型MOS管MP6的源極連接;第一運算放大器A1的同相輸入端、第五P型MOS管MP5的漏極、電阻R1的一端連接;第一運算放大器A1的反相輸入端、第四P型MOS管MP4的漏極與第一P型雙極型晶體管Q1的集電極連接;電阻R1的另一端與第二P型雙極型晶體管Q2的集電極連接;第六P型MOS管MP6的漏極、電阻R2的一端、帶隙基準電壓輸出端Vref與第二運算放大器A2的反相輸入端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電阻R3的一端與帶隙基準電壓輸出端VL連接;電阻R3的另一端與第三P型雙極型晶體管Q3的集電極連接;第七P型MOS管MP7的柵極與第二運算放大器A2的輸出端連接;第七P型MOS管MP7的漏極、電壓輸出段VH與電阻R4的一端連接;電阻R4的另一端、第二運算放大器A2的同相輸入端與R5的一端連接;第零P型MOS管MP0的源極、第一P型MOS管MP1的源極、第二P型MOS管MP2的源極、第三P型MOS管MP3的源極、第七P型MOS管MP7的源極與電源VDD連接;電流漏的輸出端、第一P型雙極型晶體管Q1的基極、第一P型雙極型晶體管Q1的發(fā)射極、第二P型雙極型晶體管Q2的基極、第二P型雙極型晶體管Q2的發(fā)射極、第三P型雙極型晶體管Q3的基極、第三P型雙極型晶體管Q3的發(fā)射極、電阻R5的另一端與地GND連接。
所述的限流電路包括四個運算放大器,二個開關,一個同或門,一個電流源,一個電流漏,一個電容,一個電阻,一個電感,一個N型MOS管和一個D觸發(fā)器,其連接方式為:電流源Ip流出端與開關Sp的一端連接;開關Sp的另一端、開關Sn的一端、電容C的一端、第一運算放大器VO1的同相輸入端、第二運算放大器VO2的同相輸入端與第三運算放大器buffer的同相輸入端連接;電流漏In流入端與開關Sn的另一端連接;VH與第一運算放大器VO1的反相輸入端連接;VL與第二運算放大器VO2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第一運算放大器VO1的輸出端與同或門的輸入端A連接;第二運算放大器VO2的輸出端與同或門的輸入端B連接;同或門的輸出端與第零觸發(fā)器D0的時鐘輸入端連接;第零觸發(fā)器D0的端口D與第零觸發(fā)器D0的端口Q非連接;第零觸發(fā)器D0的端口Q與端口Q0連接;第三運算放大器buffer的反相輸入端、第三運算放大器buffer的輸出端與第四運算放大器PWM?compare的同相輸入端連接;第四運算放大器PWM?compare的反相輸入端與CS連接;第四運算放大器PWM?compare的輸出端與端口PWM?off連接,電流源Ip流入端、第零觸發(fā)器D0的端口SET、第零觸發(fā)器D0的端口CLR與電源VDD連接,電流漏In流出端、電容C的另一端與地GND連接,電感L的一端與N型MOS開關管Mn的漏極連接;N型MOS開關管Mn的源極、端口CS與電阻RL的一端連接;N型MOS開關管Mn的柵極與端口PWM?off連接,電感的另一端與電源Vin連接;電阻的另一端與地GND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航天民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航天民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5495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插拔光模塊及其解鎖復位裝置
- 下一篇:新型高效節(jié)能交、直流電動機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