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發動機及其機油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06892.7 | 申請日: | 2012-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788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奔;呂林;丁良;王堅鋼;汪祥支;唐飛;汪得亭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1/02 | 分類號: | F01M1/02;F01M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遠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趙百令;劉大玲 |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動機 及其 機油 | ||
1.一種機油泵,包括泵體(3)和分別設置在所述泵體(3)兩端的吸油腔(4)和排油腔(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設置在所述泵體(3)上的壓力反饋油道(1),所述壓力反饋油道(1)的入口與主油道相連通;
設置在所述泵體(3)上并與所述壓力反饋油道(1)的出口相連通的閥腔;和
設置在所述閥腔內的壓力調節閥,所述壓力調節閥包括:
閥座(5),其設置在所述閥腔內遠離所述壓力反饋油道(1)的一端;
設置在所述閥腔的另一端并可沿所述閥腔的軸線方向移動的調節閥柱塞(7),所述調節閥柱塞(7)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均與所述閥腔的內壁密封接觸的柱塞頭部(71)和柱塞尾部(72),且所述柱塞頭部(71)和所述柱塞尾部(72)之間連接有與所述閥腔具有間隙的柱塞桿部;和
設置在所述閥座(5)與所述柱塞尾部(72)之間的調節閥彈簧(6),所述調節閥彈簧(6)沿所述調節閥柱塞(7)的移動方向布置;
其中,所述閥腔的內壁上分別設置有回油孔(8)和與所述排油腔(2)相連通的卸油孔(9),且所述回油孔(8)和所述卸油孔(9)分別設置在所述柱塞尾部(72)的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孔(8)與所述吸油腔(4)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頭部(71)靠近所述壓力反饋油道(1)的一端還設置有凸臺(73)。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座(5)上還設置有與所述閥腔相連通的卸油小孔(51)。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機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孔(8)設置在所述內壁上的所述調節閥彈簧(6)對應的位置處,所述卸油孔(9)設置在所述內壁上的所述柱塞桿部對應的位置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機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反饋油道(1)的橫截面面積小于所述閥腔的橫截面面積。
7.一種發動機,包括潤滑系統,該潤滑系統包括用于貯存潤滑油的油底殼和用于從所述油底殼中抽出所述潤滑油并對其加壓的機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油泵為上述權利要求1-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機油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0689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尾氣潔凈管
- 下一篇:一種孤島模式微電網微型燃氣輪機發電量優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