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刀具條碼自適應換位標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04660.8 | 申請日: | 2012-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931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何衛平;徐瑯;雷蕾;謝雷;劉濤;田琦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44B1/06 | 分類號: | B44B1/06;B44B3/06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陳星 |
| 地址: | 71007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刀具 條碼 自適應 位標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激光標刻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刀具條碼自適應換位標刻裝置。
背景技術
生產車間傳統的卡片式刀具及物料管理方式效率低、操作易出錯、管理成本高,而采用激光標刻機對每一把刀具同時標刻二維條碼和明碼,通過識讀設備讀取刀具二維條碼信息,并以明碼信息輔助對刀具進行全生命周期跟蹤,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大大提高刀具的管理效率。
目前,采用激光標刻刀具條碼時,由于刀具可標刻面積、二維條碼標刻區域的限制,必需將明碼和二維條碼分別標刻在刀具柱面和端面上。就當前條件而言,只能分兩次進行標刻,一般來說都是采用兩次裝夾,分別對焦才能完成,標刻效率較低。且由于傳統的對焦過程是通過工人用眼睛觀察激光在刀具標刻面上的標刻現象去判斷是否對焦,所以難以保證精確對焦。過多的對焦次數必然導致條碼的總體質量受到影響。
在一個商品的兩個不同面上進行激光標刻條碼的裝置,只在專利號為201010127759的文件中公開過。它是一種激光標刻刀具條碼時的可換位夾具,能通過一次裝夾實現對一把刀具柱面和端面兩個工位的激光標刻,一定程度提高了標刻效率。但是采用該裝置來輔助標刻時,裝刀、轉換刀具工位和卸刀過程還是需要人手工參與,且當前后標刻的兩把刀具規格不一致時就需要重新對焦,而傳統的對焦是通過工人搖動手柄調節標刻工作臺的高度實現的,所以導致標刻的效率依然很低。據發明人統計,工人在裝刀、轉換刀具工位、卸刀以及對焦所花費的時間占整個標刻過程總時間的85%左右。同時,由于傳統對焦方式無法保證精確對焦,這便使標刻條碼的總體質量不夠穩定可靠。這種現象在連續標刻批量不同規格刀具時更加明顯。
發明內容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目前在刀具端面和柱面兩個面上分別進行明碼和二維條碼的標刻時,出現的由于人為操作因素較多帶來的標刻效率低、標刻質量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刀具條碼自適應換位標刻裝置,實現通過使用機電一體化輔助裝置達到對刀具高效、高質量、無人化標刻。
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所述一種刀具條碼自適應換位標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輸送機、V型塊、機械手和激光標刻頭;
輸送機由步進電機帶動,在輸送機傳送帶上分布有刀具擋塊;V型塊沿其長度方向有V型缺口,用于收納從輸送機送來的刀具,在V型塊寬度方向上有矩形切口,用于機械手從V型塊上取刀;傳感器測量V型塊上是否存在刀具,當V型塊上存在刀具時,輸送機停止轉動;
在距激光標刻頭一倍焦距的距離處安裝有傳感器,構成標刻區域;
機械手用于從V型塊上抓持刀具,并將刀具移至激光標刻頭的標刻區域進行標刻;機械手的手爪包括兩個爪臂、平面導軌、驅動輪和兩根連桿,爪臂安裝在平面導軌上,并可沿平面導軌滑動,兩個爪臂內側面上開有相對的V型槽,且兩條V型槽底構成的平面平行于平面導軌;兩根連桿將兩個爪臂分別與驅動輪連接,兩個連桿與爪臂的連接點形成的連線平行于平面導軌,并過驅動輪圓心;兩個連桿與驅動輪的連接點形成的連線過驅動輪圓心,且以驅動輪圓心為中點。
所述一種刀具條碼自適應換位標刻裝置,其特征在于:在V型塊矩形切口正上方有測距傳感器,測量刀具頂部與傳感器距離。
所述一種刀具條碼自適應換位標刻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收刀槽,收刀槽為箱體結構,箱體結構內部被三層隔板分隔,在隔板最下端正對著的箱壁上粘貼有彈性緩沖結構。
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0466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清圖案冰裂玻璃畫
- 下一篇:一種黑板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