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地鐵車輛空調機組通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55538.6 | 申請日: | 2012-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087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惠中;李劍;袁琦;袁博;周建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D27/00 | 分類號: | B61D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艷 |
| 地址: | 266111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鐵 車輛 空調 機組 通風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涉及一種空調風道系統,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地鐵等軌道車輛上的空調機組通風系統,屬于軌道車輛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地鐵車輛是為了滿足我國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群崛起對城軌交通的要求新開發的一種車型,具有載客量大、快速起停等特點,無論速度還是設計結構都與以往車型有較大區別,因此只有針對地鐵的實際情況設計研制適宜的空氣調節系統,才能使客車內的空氣參數和空氣品質達到要求,為旅客提供舒適的旅行環境。而現有的地鐵上使用的空調機組采用單元式結構,空調機組整機布置在車頂或吊掛于車底,空調機組通過送風風道和回風風道與車內的送風口和回風口連接,整個通風系統中,風道結構復雜,送風也不均勻,這種空調通風系統已不能適應地鐵越來越高的要求。
實用新內容
本實用新主要目的在于解決上述間題和不足,提供一種可節省安裝空間,且送風均勻,并能滿足車輛輕量化要求的地鐵車輛空調機組通風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地鐵車輛空調機組通風系統,在每節車廂至少設置一臺空調機組,所述空調機組包括室內機和室外機,所述室內機和室外機之間通過冷媒管路連接形成制冷循環回路,所述室內機安裝于車內頂板上方,所述室外機安裝于車底,所述室內機的出風口和進風口分別通過送風風道和回風風道與位于車內的送風口和回風口連通。
進一步,所述室內機安裝于車廂端部的車內頂板上方,所述送風風道沿車體長度方向通長設置,所述送風口均勻設置于所述送風風道底部一側或兩側對應的車內頂板上,所述回風風道對應所述室內機設置于所述車廂的端部,所述回風口設置于車廂端部的車內頂板上。
進一步,在每節車廂設置兩臺空調機組,分設于所述車廂的兩端,在所述送風風道內設置一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送風風道分隔成兩個獨立的風道腔,每個所述風道腔對應一臺所述室內機的出風口。
進一步,所述送風風道設置于所述車內頂板上方的中央區域,所述送風風道在中央位置向上凹陷形成一設備艙,在所述設備艙內設置有至少一個風機,在所述車內頂板上對應每個所述風機設置有向車廂內送風的排風口。
進一步,所述風機為幅流風機,多個所述幅流風機沿車體長度方向均勻排列設置。
進一步,所述送風風道包括固定在車體框架上的風道框架,在所述風道框架上固定連接有頂板、側板及端板,所述送風風道為由所述頂板、側板、端板及車內頂板圍成的封閉腔體。
進一步,在所述送風口上方沿車體長度方向設置有靜壓腔,所述送風口與所述送風風道的內部空間之間通過所述靜壓腔連通。
進一步,在所述室內機的兩側各設置有新風口,所述新風口與位于車體兩側端頂的新風入口連通。
進一步,在所述新風口及回風口處設置有煙火檢測器,所述煙火檢測器與空調機組的控制器電連接。
進一步,在每節車廂的端部還至少設置一臺廢排裝置,所述廢排裝置安裝于車內頂板的上方,所述廢排裝置由廢排風口和廢排風道組成,所述廢排風口開設于所述車內頂板上,所述廢排風道的另一端與車體端頂排風口連通。
綜上內容,本實用新所述的一種地鐵車輛空調機組通風系統,空調機組采用分體式結構,室外機安裝于車體底部,室內機安裝于車內頂板的上方,將送風風道和回風風道也都安裝于車頂,利于減輕風道重量,滿足車輛輕量化的更高要求,而且有利于車內氣流組織均勻。
本實用新在送風風道的中央位置設置有多個幅流風機,用于向車廂內送風,在該幅流風機的作用下,使車廂內的空調機組的送風更加均勻,進一步提高車廂內舒適度。
另外,本實用新在車頂上不需要設置獨立的送風風道,利用車體本身的框架結構、風道框架及板材圍成風道腔體,簡化了風道的結構,節省風道安裝空間,同時減輕整車重量,而且可以實現現車拼接,拼接工藝簡單,利于安裝和維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向視圖;
圖3是圖2的B-B剖視圖;
圖4是圖2的C-C剖視圖。
如圖1到圖4所示,送風風道1,回風風道2,廢排裝置3,車廂4,室內機5,室外機6,車內頂板7,出風口8,進風口9,新風口10,回風口11,軟風道12,隔板13,風道腔14,車體框架15,風道框架16,頂板17、側板18,送風口19,靜壓腔20,散流器21,設備艙22,風機23,排風口24,廢排風口25,廢排風道26,新風風道27,新風閥2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5553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信息物理圖像融合裝置
- 下一篇:振動板頻率校正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