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前照燈用小型化直流調光電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47251.9 | 申請日: | 2012-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791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郭田忠;王劉君;魯逸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小糸車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7/116 | 分類號: | H02K7/116;H02K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萬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0 | 代理人: | 劉立平 |
| 地址: | 2018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前照燈用 小型化 直流 調光 電動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用電動機,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前照燈用小型化直流調光電動機,所述汽車前照燈用小型化直流調光電動機能通過調光絲桿的前后運動來改變與之相連的汽車前照燈反射鏡的光軸角度。所述汽車前照燈用小型化直流調光電動機使用直流電機驅動,具有價格便宜,控制方便,傳動穩定,調速性能好,響應速度快等優點。且因實現了小型化的設計,能適應小型前照燈的調光操作。?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汽車工業已步入高速成長期,汽車的安全性、節能性能要求日益突出。同時,隨著交通運輸事業的日益發展,駕駛環境、路況日益復雜。?
例如,在兩車相會、路況變化、車況變化、剎車和提速等場合,傳統車輛照明系統的前照燈往往難以提供及時、足夠的照明,以保行車安全。汽車前照燈調光自然進入人們的視線。例如,當汽車在車載情況不同的情況下會引起車身的傾斜,因為,載重量的變化、剎車和提速等情況都會引起車身的傾斜角度發生變化,進而使近光燈的光束傾角發生變化。又如,塞滿行李的后備廂和猛然提速都會造成車尾下沉,車頭抬高,以致燈光晃得對面來車的駕駛員睜不開眼。剎車時,車頭又會下扎。尤其是在緊急制動時,因車頭下扎得厲害,可能會造成視距喪失。?
另外,傳統車輛照明系統由于其照明方向總與車身方向平行,因此在車輛轉向時,可能由于照明系統不能為車輛的實際行駛方向提供足夠的照明而導致發生危險。?
為此,人們期待一種全新概念的前照燈照明自動調節系統,所述前照燈照明自動調節系統可以根據不同的變化路況、車況及隨之導致的光束傾角、照明方向乃至視距的突變,對汽車前照燈的傾斜角度、照明方向乃至視距的突變進行及時調節。由此,以保證在兩車相會、路況變化、車況變化、剎車和提速等情況下都能及時提供足夠的照明,以保行車安全。?
隨著《汽車前照明用調光電機》法規的出臺,汽車前照燈調光自然進入人們?的視線。當汽車在上述車載情況不同的情況下會引起車身的傾斜,從而使前照燈的燈光照射角度發生改變,有可能會給對方駕駛員和道路行人產生強烈的眩目,給行車安全帶來危險,因此,必須使前照燈具有可以調節燈光射出角度的調光機構。?
目前,市場上已有各式各樣的調光直流電動機,然而其體積均過于偏大。直流調光電動機是安裝于前照燈后部,其安裝空間有限。另外,由于電動機過大的體積,為了規避干涉的風險則前照燈內部的空間不能設計得過小,由圖2和圖8可見,以往馬達的絲桿是筆直的,而小型化馬達的絲桿尾部進行了一定的空間扭轉。扭轉之后就可以充分利用傳動系之間的間隙,來減小整個產品的空間。比如傳動機構的第一級傳動是蝸桿蝸輪傳動,在蝸桿和PCB線路板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間,絲桿經過扭轉之后就穿過了傳動系中可利用的空間與撥桿配合。這是小型化的前照燈難以面世的困難之一。?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前照燈用小型化直流調光電動機,所述汽車前照燈用小型化直流調光電動機通過調光絲桿的前后運動來改變與之相連的汽車前照燈反射鏡的光軸角度。所述汽車前照燈用小型化直流調光電動機使用直流電機驅動,具有價格便宜,控制方便,傳動穩定,調速性能好,響應速度快等優點。且因實現了小型化的設計,能適應小型前照燈的調光操作。?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汽車前照燈用小型化直流調光電動機,所述汽車前照燈用小型化直流調光電動機包括:?
由上殼體3和下殼體10構成的電動機殼體,設置于上殼體3和下殼體10之間、包括安裝于直流電機軸上的蝸桿8,連接齒輪傳動系統的直流電動機12及線路板11,設置于上殼體3輸出端、其尾部與電位器9的撥桿15配合連接的絲桿14、與絲桿14連接、用于調節前照燈反射鏡光軸角度的調光軸5,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桿14尾部通過在所述電動機殼體內空間的扭轉造型,避開并穿越傳動系統構件與電位器9的撥桿15配合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汽車前照燈用小型化直流調光電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桿14尾部藉由在所述電動機殼體內空間、垂直于所述電位器9上表面?方向上的45°的彎曲,避開傳動系統的蝸桿8與電位器9的撥桿15配合連接。?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傳動系的一級傳動是蝸輪蝸桿的傳動方式,在蝸桿8和線路板11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間,所述絲桿14就充分利用了這些空間。與以往的絲桿不同,本產品的絲桿14通過在空間上的扭轉造型,穿越了整個傳動系可利用的間隙來與電位器9進行配合,從而減小了整個產品的體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小糸車燈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小糸車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4725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