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機車車輛用橫向減振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46470.5 | 申請日: | 2012-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741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廣;顧家興;姜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朗銳凱邇必減振技術有限公司;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9/18 | 分類號: | F16F9/18;F16F9/40;F16F9/34;F16F9/36;F16F9/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 地址: | 21312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車車輛 橫向 減振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減振器,尤其是一種機車車輛用橫向減振器,屬于機車車輛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減振器是衰減車輛懸掛系統振動的重要裝置。橫向減振器的作用是抑制車體相對于轉向架的橫向運動,及橫擺和搖頭振動,以衰減車體或車廂的橫向振動,顯著提高乘坐機車車輛的舒適度,降低車輛相關部件的磨耗,保證機車車輛運行安全。
據申請人了解,現有橫向減振器基本可分為有外部突出氣包、無外部突出氣包等類型。以上各種典型結構在使用時,不僅均存在結構復雜、滲油風險大和檢修不便等缺點,并且由于沒有簡單有效的消泡結構,因此很容易因氣泡聚集而產生運動沖擊,降低減振器性能穩定性甚至漏油。
檢索發現,申請號為CN200820036974.5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機車車輛上的橫向減振器,在左安裝部上連接活塞桿,活塞桿的端部設有活塞;在右安裝部固定連接貯油筒,貯油筒內設有缸筒,活塞伸入缸筒內并與密封連接,在缸筒底端設有背壓閥,背壓閥上開設有連通缸筒內部空腔與貯油腔的流通孔,在缸筒與貯油筒左端部之間設有導向座,活塞桿插入導向座并與其密封滑動連接,導向座上設有安裝孔,安裝孔左端螺接調節螺母,調節螺母設有向右的環狀凸邊,在環狀凸邊內插接有右端伸出該凸邊的調節彈簧,調節彈簧右端扣蓋有彈簧座,彈簧座的蓋體上設有與缸筒空腔常通的進液孔,彈簧座上設有與貯油腔常通的出液孔,左安裝部固定連接向右的防塵筒。雖然該技術方案具有可以將系統振動能量轉化為油液熱量而散逸的特點,但阻尼閥安裝于斜孔中,工藝性較差,在導向座加工和阻尼力調整時較不方便。且其缸筒兩側采用的端面密封,存在一定的泄漏風險。此外,申請號為CN201010504933.6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雙作用閥系結構的橫向減振器,使減振器復原阻尼力相近于壓縮阻尼力,從而滿足了減振器安裝的特殊位置要求,可以在水平放置狀態下工作;本實用新型中的減振器的復原阻尼力的大小通過調節復原閥側面上常通孔的大小、數量以及可調閥片B和可調閥片C的數量來控制的;本實用新型中的減振器的壓縮阻尼力的大小通過調節可調閥片A的數量、閥座上流通孔的大小數量以及閥座上閥座臺階的高度來控制的。該技術方案的雙作用閥系結構橫向減振器是指主要用于汽車的油壓減振器,其提供的阻尼力值小,且復原阻尼力(拉伸阻尼力)與壓縮阻尼力之間的偏差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工藝性好、密封可靠,并且阻尼效果好、壓縮和拉伸阻尼力基本對稱的機車車輛用橫向減振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具有合理消泡結構的機車車輛用橫向減振器,從而顯著提高減振器的穩定性。
為了達到以上首要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機車車輛用橫向減振器包括一端通過底閥固定安裝在儲油缸安裝端內的壓力缸,所述儲油缸與壓力缸之間形成回油腔,所述壓力缸內裝有活塞;所述活塞的活塞桿從儲油缸遠離安裝端的另一端伸出,且與裝有防塵筒的另一安裝端固連;所述儲油缸的另一端內固定裝有內孔與活塞桿成密封動配合的端蓋,所述端蓋和底閥分別裝有活塞外伸運動時將壓力缸正壓腔的油液輸往回油腔的阻尼閥和允許回油腔的油液進入負壓腔的第一單向閥;所述活塞上裝有活塞內縮運動時允許壓力缸正壓腔的油液進入負壓腔的第二單向閥,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端蓋鄰近壓力缸的一端具有與壓力缸外圓形成密封配合的臺階孔,所述臺階孔的孔底具有與活塞桿形成環形槽的縮徑孔,所述縮徑孔與壓力缸內連通,所述端蓋對應縮徑孔處裝有徑向設置的阻尼閥以及與回油腔連通的軸向回油管。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阻尼閥、回油孔等結構分別徑向或軸向設置,因此加工、裝配工藝性良好,并且容易解決密封問題,有助于簡化結構。同時,由于阻尼閥閥體的運動方向與活塞運動方向基本垂直,因此阻尼效果更好,且其壓縮和拉伸阻尼力基本一致,對稱率可達90%以上。
橫向減振器由于其結構特點,內部的油液和空氣接觸面積較大,在油液循環過程中儲油缸內的空氣極易進入油液產生氣泡。當含氣泡的油液被吸入壓力缸內部后,將使減振器性能不穩定。為此,本實用新型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消泡措施:所述儲油缸的下部設置吸油管,所述活塞桿的端頭裝有與壓力缸形成間隙的消泡板,所述壓力缸的近端蓋腔上側具有與回油腔連通的節流孔。
這樣,由于吸油管位于儲油缸下側,處于油面以下,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氣泡產生的可能性;即使有部分氣泡隨油液進入壓力缸遠離端蓋腔內,消泡板與壓力缸之間間隙形成的窄過油通道將阻礙較大氣泡的形成。而位于壓力缸近端蓋腔上側的的節流孔可在動作中將上側的空氣排至儲油缸外筒,從而顯著抑制氣泡的產生,使減振器的減振性能穩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朗銳凱邇必減振技術有限公司;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常州朗銳凱邇必減振技術有限公司;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4647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醫學檢驗用染色支架
- 下一篇:一種防粘料生球破碎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