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后排座椅雙邊調角器連桿裝配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25055.1 | 申請日: | 2012-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4990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24 |
| 發明(設計)人: | 彭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宗申宏立座墊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22 | 分類號: | B60N2/2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0054***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后排 座椅 雙邊 調角器 連桿 裝配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后排座椅的部件,特別涉及一種汽車后排座椅雙邊調角器連桿裝配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汽車后排座椅雙邊調角器連桿的裝配結構包括連桿,位于連桿兩端的連接調角器的調角器邊板以及位于調角器邊板上的凸輪軸,其中一邊的邊板上設有手柄,傳統的安裝結構為連桿與靠近手柄的一端的凸輪軸采用剛性焊接,另一端采用方軸連接,這樣的連接方式存在以下幾個缺陷:①對于兩端連接調角器的邊板,位置制造精度要求太高,尤其是對于雙人座椅或三人座椅兩端邊板位置精度,使用傳統加工工藝根本無法保證②中間連桿較長,剛性較差,手柄解鎖兩端不能同步③對于手柄端凸輪軸不能回位到初始位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對于連桿兩端的調角器邊板精度要求低的汽車后排座椅雙邊調角器連桿裝配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汽車后排座椅雙邊調角器連桿裝配結構,包括連桿(1)、位于連桿(1)兩端的調角器邊板(2)和位于調角器邊板(2)上的凸輪軸(3),還包括凸形爪(4)和回位盤(5),兩端的調角器邊板(2)上的凸輪軸(3)外均套裝凸形爪(4),所述凸形爪(4)包括一個套裝在凸輪軸(3)上的圓盤,在該圓盤的邊緣沿周向均布有四個凸爪,其中兩個凸爪的高度大于另外兩個凸爪的高度,且高低凸爪交錯設置,所述回位盤(5)也包括一個圓盤,在圓盤的中部設有連接桿(5a),所述回位盤(5)上對稱設有兩個通槽(5b),所述通槽(5b)的尺寸大于凸形爪(4)的較高的凸爪的尺寸,所述凸形爪(4)的較高的凸爪安裝在該通槽(5b)中,所述連桿(1)的兩端分別與回位盤(5)的連接桿(5a)焊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連桿兩端和凸輪軸的連接不再采用剛性連接,而均是通過凸形爪和回位盤的柔性連接,調角器邊板位置制造精度要求降低,一般傳統焊接精度都能保證,回位盤上的通槽的尺寸大于凸形爪的較高的凸爪的尺寸,使手柄端的凸輪軸能單邊獨立回位。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連桿(1)的兩端部分別向相反的方向彎折形成“Z”形,所述折彎部與直線部的夾角為1.5-2.5度。這樣可以補償連桿較長存在的剛性不足,保證兩端解鎖同步性。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實施容易、制造成本低,對調角器邊的制造精度要求降低,能保證手柄端凸輪軸單邊獨立回位,保證解鎖的同步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改進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改進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的右調角器邊板、凸形爪、回位盤和凸輪軸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如圖2-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后排座椅雙邊調角器連桿裝配結構主要由連桿1、位于連桿1兩端的調角器邊板2和位于調角器邊板2上的凸輪軸3、凸形爪4和回位盤5等部件組成,其中一個調角器邊板2上設有手柄,此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做贅述,兩端的調角器邊板2上的凸輪軸3外均套裝凸形爪4,所述凸形爪4包括一個套裝在凸輪軸3上的圓盤,在該圓盤的邊緣沿周向均布有四個凸爪,其中兩個凸爪的高度大于另外兩個凸爪的高度,且高低凸爪交錯設置,所述回位盤5也包括一個圓盤,在圓盤的中部設有連接桿5a,所述回位盤5上對稱設有兩個通槽5b,該兩個通槽5b分別位于連接桿5a的兩側,所述通槽5b的尺寸大于凸形爪4的較高的凸爪的尺寸,所述凸形爪4的較高的凸爪安裝在該通槽5b中,所述連桿1的兩端分別與回位盤5的連接桿5a焊接。所述連桿1的兩端部分別向相反的方向彎折形成“Z”形,所述折彎部與直線部的夾角為1.5-2.5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宗申宏立座墊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宗申宏立座墊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2505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