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超純水制造用子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01480.7 | 申請日: | 2012-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051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川勝孝博;福井長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栗田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2F9/08 | 分類號: | C02F9/08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崔香丹;張永康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純水 制造 子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設置于超純水的制造裝置中的子系統。?
背景技術
在半導體制造工藝等中,在從一次純水制造超純水的子系統中,采用了去除溶入純水中的氣體的脫氣裝置、降解有機物的UV裝置、去除離子性物質的連續電再生除鹽裝置或離子交換樹脂裝置、去除微粒子的膜(MF或UF)裝置。?
作為從如此操作所制造的超純水中進一步去除微量存在的雜質(特別是金屬離子)的純水處理裝置,可采用褶式離子交換過濾器或者離子交換樹脂塔。該褶式離子交換過濾器,是將無紡布或多孔膜等平板膜設成褶式而成的離子交換過濾器。褶式離子交換過濾器,具有壓力損失小的特征,而另一方面,由于膜厚薄而漏泄發生快,存在壽命短的問題(專利文獻1)。?
另一方面,對填充有離子交換樹脂(粒徑約50μm)的離子交換樹脂塔而言,存在壓力損失大的問題。若純水處理裝置的壓力損失大,則在使用地點的抵達壓力降低,因此需要使用升壓泵。?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73924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UF膜裝置(超濾膜裝置)的后級中具有壓力損失低的吸附裝置的超純水制造用子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1的超純水制造用子系統,其是從一次純水制造超純水的子系統,其至少包括UV裝置、脫氣裝置、離子交換樹脂裝置以及UF膜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該UF膜裝置的后級中,具有填充了粒徑為1~3mm的粒狀吸附體的吸附裝置,通過來自該UF膜裝置的流出水壓,在不使用升壓泵的情況下向該吸附裝置中通水。?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2的超純水制造用子系統,其是在技術方案1所述的超純水制造用子系統中,所述粒狀吸附體具有離子交換基或者螯合基。?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3的超純水制造用子系統,其是在技術方案1或2所述的超純水制造用子系統中,在所述吸附裝置的后級還設置有MF膜裝置或UF膜裝置。?
在本實用新型的子系統中,在UF膜裝置的后級,具有填充了粒徑為1mm以上的粒狀吸附體的吸附裝置,通過子系統所獲得的超純水的水質良好。本實用新型中,吸附體的粒徑為1mm以上,吸附裝置的通水壓力損失小。因此,不使用升壓泵,而通過UF膜裝置的流出水壓,能夠向該吸附裝置中進行通水,并且使設備成本變得低廉。并且,也不存在來自升壓泵所產生的雜質混入超純水中的現象。?
附圖說明
圖1是超純水制造裝置的流程圖。?
圖2是超純水制造裝置的流程圖。?
圖3是超純水制造裝置的流程圖。?
圖4是填充體的立體圖,并且,其中的(a)、(b)是粒子填充體的模型,(a)為圓筒狀、(b)為圓柱狀。?
圖5是吸附裝置的構成圖,并且,其中的(a)是吸附裝置18的剖面圖,其中,在具有流入口31和流出口32的圓筒狀外殼30內,通過支撐體21以同軸狀方式設置了多個(此例有2個)填充體(吸附體的填充體)20;(b)是支撐體21的分解剖面圖;(c)是支撐體21的分解俯視圖。?
圖6是吸附裝置的構成圖,并且,其中,(a)是省略了吸附裝置18的外殼30的流入側的端蓋(end?plate)的吸附裝置18′,(b)是將該吸附裝置18′配置在耐壓容器40內,將流出口32連接于耐壓容器出口部42,并且,將水從耐壓容器40的供給口41出發流入耐壓容器40內,從出口部42取出吸附裝置18′的處理水。?
附圖標記的說明?
1預處理系統????18吸附裝置?
2一次純水系統??20填充體?
3子系統??30外殼?
17UF膜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子系統,在UF膜裝置的后級一側,設置了填充有粒徑為1~3mm的吸附體的吸附裝置。將具有該子系統的超純水制造裝置的一個整體流程的實例示于圖1~圖3中。?
圖1~圖3的各超純水制造裝置,均由預處理系統1、一次純水系統2和子系統3來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栗田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栗田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0148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