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直驅式電機套件及電動車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587052.4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048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高野正;松田篤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2K16/02 | 分類號: | H02K16/02;B60K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向武橋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驅式 電機 套件 電動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車領域,尤其是關于一種應用于電動車的直驅式電機。
背景技術
現在市面上銷售的電動車或混合電動車的驅動系統,基本都是用一臺或兩臺電機替換普通汽車原有的引擎,并配合減速器或變速器,通過驅動軸、差動機構,經由等速萬向節(CVJ,Constant?Velocity?Joint)來實現動力的傳輸。但是,電機如果通過減速器或變速器、差動機構來配合動力驅動,就需要讓電機實現高速轉動,這樣不僅造成電機自身的損耗,也會造成動力傳輸過程中的損耗,從而降低了汽車的續航里程。
另外,現有電動車的電機一般為內轉子電機,由于內轉子電機一般轉速較高,需要配合減速器使用,從而會占用較大的空間,無法控制電機的體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電動車電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的直驅式電機套件及電動車。
本發明提供一種直驅式電機套件,包括盒體及置于所述盒體內部的兩個外轉子電機,兩個所述外轉子電機的電機軸同軸線。
各所述外轉子電機的定子固定于所述盒體的內部,各所述定子在所述電機軸的軸線方向上橫向貫通,所述轉子套在所述定子的外部,所述轉子與所述電機軸固定,所述電機軸橫穿所述定子并與所述定子轉動配合。
電機軸與定子轉動配合的方式包括:電機軸直接與定子轉動配合;電機軸與盒體轉動配合。
由于盒體單元與定子固定,所以電機軸與盒體單元轉動連接的實現方式可以包括:電機軸直接與盒體單元轉動連接、電機軸直接與定子轉動連接。
所述盒體單元在所述電機軸的軸線方向上具有相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兩個所述第一端相鄰并固定,兩個所述電機軸分別伸出兩個所述第二端。
所述電機軸與所述盒體單元通過軸承轉動連接。
所述電機軸和所述第一、二端均通過所述軸承轉動連接。
第一端和第二端可以均設置端蓋,電機軸通過軸承與兩個端蓋轉動連接。
一種電動車,包括車架、驅動輪及所述直驅式電機套件,所述直驅式電機套件設于所述車架,所述直驅式電機套件的兩個電機軸分別與對應的所述驅動輪直連。
每個直驅式電機套件驅動兩個同軸線的驅動輪,該直驅式電機套件可以位于兩個驅動輪連線的中部(即直驅式電機套件左右對稱的設置在兩個驅動輪之間),也可以偏向其中的一個驅動輪(即直驅式電機套件左右不對稱的設置在兩個驅動輪之間)。
所述直驅式電機套件有兩個,所述驅動輪包括位于前部的一對前輪和位于后部的一對后輪,兩個所述直驅式電機套件分別直接驅動該對前輪和該對后輪。
驅動前輪和后輪的直驅式電機套件的驅動力、型號可以不同。
所述直驅式電機套件有一個,所述驅動輪包括位于前部的一對前輪和位于后部的一對后輪,所述直驅式電機套件直接驅動該對前輪或該對后輪。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申請人創造性的將兩個外轉子電機組合成一個整體套件,不僅能夠減小電機的體積,使電機的結構更加緊湊,進而便于設計出更加小巧和輕量化的電動車,而且由于套件化,也便于在電動車上根據要求選用,便于更換和維護;由于外轉子電機直接驅動電動車的驅動輪,能夠有效減少能量損耗,提高驅動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方式直驅式電機套件的剖視示意圖;
圖2是應用本實施方式直驅式電機套件的電動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應用本實施方式直驅式電機套件的電動車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及圖2所示,在一種實施方式中,直驅式電機套件1包括盒體8及置于該盒體8內部的兩個外轉子電機9。各外轉子電機9均包括定子3、電機軸5及轉子4,該定子3固定,該電機軸5與該定子3轉動配合,該轉子4套在該定子3的外部并與電機軸5固定,兩個電機軸5同軸線并分別與電動車的兩個驅動輪72直連。兩個電機軸5均在其軸線方向上橫穿該盒體8,并分別從盒體8的兩側伸出,該伸出部分能夠與驅動輪72直連。
通電時,轉子4帶著電機軸5同步轉動,電機軸5帶動電動車的驅動輪72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未經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70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