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內飾用增強淋膜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78040.5 | 申請日: | 201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774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蔣軍良;沈利輝;金建平;萬玉峰;陸楓;陸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車地毯總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14 | 分類號: | C08L23/14;C08K7/14;C08K3/26;C08K3/30;B32B27/06;B32B27/18;B32B27/02;B32B37/10;B32B37/12;B29C47/9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方黛眉 |
| 地址: | 2016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內飾用 增強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涉及汽車內飾用增強淋膜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制成的增強淋膜復合材料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內飾部件的制造。
背景技術
目前生產的汽車內飾用淋膜復合材料一般是由面層、中間層和底層三層組成,其面層和底層均為基礎纖維無紡織物所組成,而中間層是由以聚丙烯為主組成的淋膜樹脂所構成的。這種按常規方法制得顆粒狀的樹脂經加熱成熔融狀態,通過螺桿擠入底層與面層之間,形成一種使面層與底層的兩層織物粘合成整體的三層結構的淋膜復合材料,該材料再經加熱、成型、水切割后最終制得汽車內飾各部件。但是,這種所制成的內飾部件存在著抗彎強度低的缺點,僅為≤8牛頓/平方米,從而造成在所制成的內飾部件內放置較重的物品時,會導致部件變形甚至破裂最終影響其使用功能。另外,所制成的汽車內飾部件的耐氣候交變收縮率大,即為1%~3%,這又會導致其汽車內飾部件的邊緣與汽車外殼本體之間所用的密封條會因此脫離而失效,同時還會造成相鄰兩個內飾部件之間的邊緣接縫處的縫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變大,最終影響其外觀及保護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汽車內飾用增強淋膜復合材料,以解決現有淋膜復合材料所制成的汽車內飾部件存在的耐氣候交變的收縮率大、抗彎強度低的缺陷。應用本發明的新型的汽車內飾用增強淋膜復合材料制成的內飾部件,具有高的抗彎強度及較小的耐氣候交變收縮率,即優良的耐氣候交變的尺寸穩定性,因而被廣泛應用在高檔汽車內飾部件的制造中。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上述汽車內飾用增強淋膜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一種汽車內飾用增強淋膜復合材料,是由面層、中間層和底層三層構成的,所述面層是由基礎纖維組成的織物,所述底層是由滌綸纖維組成的織物,所述中間層是由聚丙烯、玻璃纖維、增重劑、色母粒按比例熔融混合而成的增強淋膜樹脂構成的,該增強淋膜樹脂在熔融狀態時,能使面層與底層粘合成一個整體,當樹脂冷卻后又成為支撐整個復合材料的骨架部分;
其中,所構成中間層的增強淋膜樹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
等規共聚與無規共聚的兩種聚丙烯混合樹脂75%~90%;
玻璃纖維1%~8%;
增重劑8%~15%;
色母粒1%~2%;
上述配方中,所述的無規共聚與等規共聚的兩種聚丙烯樹脂的混合比例為40~60:60~40;所述增重劑是選自碳酸鈣粉末或硫酸鋇粉末。
在上述構成中間層的增強淋膜混合樹脂的組分中,等規共聚聚丙烯與無規共聚聚丙烯的兩種混合樹脂顆粒按重量百分比是共占總樹脂的75%~90%,則為構成混合樹脂的主要成分,其中選用無規共聚聚丙烯樹脂的目的是延長及調整整個混合淋膜樹脂的開放時間,則滿足后加工成型的所需時間的要求,同時克服了因其開放時間太短而引起局部已冷造成成型困難甚至拉破的缺陷;選用等規共聚聚丙烯樹脂與玻璃纖維的兩者加入是為了同時提高該淋膜復合材料的抗彎強度和材料的韌度,達到高檔轎車內飾部件所需的抗彎強度與抗沖擊強度,使部件既保持高的抗彎強度而又不易碎裂,另外,利用玻璃纖維具有高的耐溫穩定的特點,加入后能提高產品的耐氣候交變的尺寸穩定性;選用增重劑是利用該物質比重較聚丙烯比重大的特點,來調整整個材料在指定厚度下達到一定的面密度所需的重量的要求;添加色母粒是為了使淋膜樹脂的顏色與面層及底層的顏色相互協調,或用色基本一致。
所述的無規共聚聚丙烯樹脂顆粒,其分子量為3000~10000,其分子排列等規度為0。
所述的等規共聚聚丙烯顆粒,其分子量為80000~150000,其分子排列等規度為大于97%。
所述的玻璃纖維為無捻,規格為14μm×2mm。
所述的碳酸鈣粉末或硫酸鋇粉末均為工業級,含量≥98.7%,細度320目。
所述色母粒為30粒/1.15~1.25克。
所述面層的基礎纖維是選自滌綸纖維、錦綸纖維或丙綸纖維,其纖維的纖度6~18dtex,纖長37~51毫米的短纖維或長絲;所述面層組成的織物是選自無紡針刺織物、無紡針刺起絨織物或簇絨織物,其織物規格的面密度為250~900克/平方米,厚度為2~9毫米。
所述的中間增強淋膜樹脂層,其面密度為1000~2500克/平方米,厚度為1~3毫米。
所述的底層為纖度3~10dtex、纖長37~51毫米的滌綸纖維所制成的面密度為100~200克/平方米、厚度為1~2毫米的無紡織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車地毯總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汽車地毯總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780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