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系泊功能的水面儲油裝置及其安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74949.3 | 申請日: | 2012-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06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趙晶瑞;謝彬;喻西崇;謝文會;馮瑋;王世圣;姜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研究總院 |
| 主分類號: | B65D88/78 | 分類號: | B65D88/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寧;宋少娜 |
| 地址: | 10001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系泊 功能 水面 儲油 裝置 及其 安裝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儲油裝置及其安裝方法,特別是關于一種具有系泊功能的水面儲油裝置及其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近海油田陸續進入穩產與衰退期,開發深水與邊際油田已勢在必行。目前我國面臨的現實問題是:深水油田離岸較遠,且無成熟海底管網依托,油田運營對于FPSO的依賴性較強;而一些孤立的邊際油田規模較小,其簡易生產平臺又不具備較大的儲油功能,產出原油依靠海管遠輸上岸并不具有經濟性,因此有必要建立海上儲油設施。可見開發深水邊際油田時的海上儲油解決方案,對于規模不大的深水邊際油田的開發將具有重要的工程實用價值。
目前海上儲油主要分為水上、水面與水下三種方式。1)水上儲油,即儲油罐置于固定平臺之上,如埕北油田,這種方式儲油量小,工程造價高,僅適用于淺水和產量較小的油田。2)水下儲油,儲油罐設置于海底或水下,如北海的Gullfahs?C混凝土平臺,由于容量大,與火源雷電相隔離,安全性較好,且避開了風與表面波浪的影響,惡劣海況下油田仍可以連續生產。其不足之處在于對海底土壤特性與平整度的要求較高,當海床底部有巖石或起伏較大時,結構安全難以滿足要求,此外結構材料用量大,且不可回收,僅適用于儲量較大的油田;水下修理維護也存在巨大困難。3)水面儲油機動靈活,可回收,應用也最為廣泛,但面臨三個難點問題:一是原油裝卸載過程排水量變化較大,需要隨時調整壓載,此外穩性安全也存在隱患;二是若采用大水線面浮體,則容易受環境載荷的影響,若采用深吃水浮體,為克服內外部的壓差,浮體需做大量加強結構,材料用量又明顯提升;三是儲油艙與空氣相接觸,防火與防暴難度大;因此水面儲油需要有效解決以上三個方面的難點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儲油量大,安全穩定性好,且具有一定的防火與防爆功能,安裝維修方便、可回收,工程造價低,適用水深范圍廣的具有系泊功能的水面儲油裝置及其安裝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系泊功能的水面儲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儲油罐、系泊系統、外輸系統和輸油系統;所述儲油罐包括浮力艙、儲油艙和壓載艙;所述浮力艙設置在所述儲油艙的頂部,所述壓載艙的直徑小于所述儲油艙的直徑,所述壓載艙設置在所述儲油艙的底部,所述浮力艙與所述儲油艙之間,以及所述壓載艙與所述儲油艙之間均采用水密焊接艙壁相隔;所述儲油艙的上部側壁上設置有頂部進油口,所述頂部進油口下方的所述儲油艙內設置有上隔油板,所述上隔油板的中部設置有進油孔,所述進油孔的下部密封連接油膜,所述油膜的下端設置有下隔油板;所述油膜的內部上下間隔設置有若干隔油內環,所述油膜的外部上下間隔設置有若干隔油外環;所述隔油外環上間隔設置有若干通孔;所述上隔油板底部的油膜周向間隔豎向設置有若干導軌,各所述導軌穿過各個所述隔油外環上的所述通孔;所述上隔油板的下方、所述儲油艙的側壁上間隔設置有若干頂部進水口;所述儲油艙底部間隔設置有若干底部進水口;所述系泊系統包括系泊浮筒,所述系泊浮筒的上部通過連接錨鏈連接所述壓載艙;所述系泊浮筒的下部連接若干條系泊纜繩,所述系泊纜繩的末端設置有抓力錨;所述外輸系統包括設置在所述浮力艙內頂部的油管轉向接頭、外頂部的回轉接頭;一條輸油硬管的一端通過所述回轉接頭和油管轉向接頭穿過所述浮力艙進入到所述儲油艙內部,所述輸油硬管的另一端連接一條外輸輸油軟管,所述外輸輸油軟管連接靠船浮筒;所述靠船浮筒還通過系泊纜連接所述回轉接頭;所述輸油系統包括輸油軟管,所述輸油軟管的一端連接海底采油系統,另一端通過所述系泊浮筒連接輸油硬管,所述輸油硬管設置在所述儲油艙的外壁,所述輸油硬管的另一端通過所述頂部進油口插入所述儲油艙內。
所述浮力艙和儲油艙均為鋼制雙層殼水密圓柱體焊接結構,所述浮力艙的外徑和內徑對應與所述儲油艙的外徑和內徑相同;所述壓載艙為單層艙室,所述壓載艙上設置有進水口,所述壓載艙內部裝有鐵塊或混凝土。
所述浮力艙的頂部和所述儲油艙的側壁均設置有人孔;所述浮力艙的艙壁之間設有環向橫梁與徑向縱骨加強結構。
所述隔油板為金屬板;所述隔油內環和隔油外環的密度介于水與原油之間。
所述系泊浮筒由鋼板和合成泡沫組成;所述系泊纜由聚酯纖維組成;所述靠船浮筒的側壁設置有木質或橡膠材料的防碰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研究總院,未經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研究總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7494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