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使用纖維增強改性聚丙烯復合材料生產汽車閥蓋罩或油底殼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572926.9 | 申請日: | 2012-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29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祝海峰;王婧;張小燕;高國強;高紅梅;陳光;毛馮;崔巧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材汽車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12 | 分類號: | C08L23/12;C08L25/06;C08L23/16;C08L53/02;C08L23/08;C08L51/06;C08K7/14;C08K9/02;C08K7/06;C08J5/04;B29C4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305 | 代理人: | 邢大文 |
| 地址: | 102101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使用 纖維 增強 改性 聚丙烯 復合材料 生產 汽車 閥蓋罩 油底殼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汽車零部件制造加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使用纖維增強改性聚丙烯復合材料生產閥蓋罩(油底殼)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閥蓋罩的作用是給閥桿定位,保證閥桿正常傳動開關,同時具有密封作用,具有一定的強度,防止內部的流體流出。目前還沒有見到纖維增強塑料閥蓋罩的專利申請。CN201080010610公開了一種油底殼,該油底殼包括熱塑上部分和熱塑下部分,上部分和下部分中的每一個都包括一個或多個肋,并且上部分和下部分被接合為使得上部分的至少一個肋接合到下部分的至少一個肋。CN?01808595公開一種內燃機的油底殼模件和通過注射成型法制造這種部件的方法。油底殼模件緊固于內燃機的殼體,并保持潤滑油供應。機油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部件與油底殼模件一體形成。油底殼模件包括由用玻璃纖維和/或礦物質加強的基于聚酰胺的熱塑性材料。CN?201010603518公開了一種制造油底殼基體的方法及通過這種方法制成的油底殼基體,借助于該方法能夠制造油底殼的機械上特別穩(wěn)定并且在制造過程之后很大程度上維持其構型的基體,該方法包括以級聯(lián)注塑方法用有流動能力的原材料來填充與所述基體互補的注塑模。?
現(xiàn)有閥蓋罩(油底殼)產品通常是采用玻璃纖維增強尼龍材料制備的,而現(xiàn)有技術還沒有使用碳纖維增強改性聚丙烯材料制備閥蓋罩(油底殼)。?
本發(fā)明采用LFT工藝(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工藝),利用?尼龍耐高溫、耐腐蝕,碳纖維輕質高強,抗靜電,導熱系數(shù)好等特點,降低了閥蓋罩(油底殼)的重量,提高閥蓋罩耐熱老化性能,同時利用碳纖維尼龍復合材料相對于金屬的降噪性能,實現(xiàn)了汽車整機輕量化,降噪等性能提升。本發(fā)明所使用的LFT工藝具有生產效率高,產品成型容易等特點,可廣泛用作碳纖維增強汽車零部件生產。?
【發(fā)明內容】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纖維增強改性聚丙烯復合材料生產汽車閥蓋罩或油底殼的方法。?
[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使用纖維增強改性聚丙烯復合材料生產汽車閥蓋罩或油底殼的方法。?
該生產方法的步驟如下:?
A、生產纖維增強改性聚丙烯塊料?
讓聚丙烯粒料在溫度80~120℃的條件下烘干1.0~4.0h,然后將烘干的粒料加入到擠出機的料筒中,再按照聚丙烯粒料、聚苯乙烯、增韌劑與增容劑的重量比100:16~25:16~25:3~8往所述料筒中加入聚苯乙烯、增韌劑與增容劑,然后加入纖維材料混勻;再開啟擠出機在溫度160~265℃下進行在線混煉擠出,得到一種纖維增強改性聚丙烯料塊,其中所述纖維材料的含量是所述纖維增強改性聚丙烯料塊總重量的25~38%;然后把這種料塊置于溫度200~230℃的保溫箱中。?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改性聚丙烯是將聚丙烯與聚苯乙烯按照聚丙烯粒料與聚苯乙烯重量比100:16~25進行共混改性的,其改性目的在于提高其聚丙烯的耐熱性能。?
在本發(fā)明中,術語“聚丙烯粒料”應該理解是一種現(xiàn)有的非金屬材料,具有密度低、耐熱性強、抗腐蝕性好,機械強度高、價格低廉的?優(yōu)點,常用作復合材料中的在線混煉注塑成型工藝用材料、在線混煉模壓成型工藝用材料等領域。例如采用陶氏公司生產銷售的聚丙烯(PP)粒料。?
聚丙烯粒料通常需要在烘干機中在溫度80~120℃下烘干1.0~4.0h,除去其中含有的水分及其它易揮發(fā)物質,使其含量達到在以所述聚丙烯粒料總重量計0.1%以下。本發(fā)明使用的烘干機是本技術領域里通常使用的在目前市場上廣泛銷售的烘干產品。?
在本發(fā)明中,術語“增韌劑”應該理解是一種能降低高分子材料脆性、提高抗沖擊性能的高分子化合物添加劑,例如EPR(乙烯丙烯共聚物)、EPDM(乙烯-丙烯-環(huán)戊二烯三元共聚物)、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OE(聚乙烯辛烯共彈性體)等,它們都是市面上能夠購買獲得的產品。它們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良好的光學性能、耐候性與韌性,優(yōu)良的耐磨耗摩擦性和尺寸穩(wěn)定性及電絕緣性。凡能減低脆性,增加韌性,而又不影響本發(fā)明纖維增強改性聚丙烯復合材料主要性能的化學物質都可以作為增韌劑用于本發(fā)明中,因此,它們也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材汽車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材汽車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7292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