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移動工作機器人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58795.9 | 申請日: | 2012-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787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長勇;柴微;李建忠;宋雪;金波;程海英;齊寬寬;程長;周崇;毛振強;王左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5/02 | 分類號: | B25J5/02;B25J15/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 地址: | 110168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移動 工作 機器人 | ||
1.一種智能移動工作機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動機構(1)、貨叉升降機構(2)、貨叉取送料機構(3)、貨叉夾持機構(4)、抓取機構(5)、多軸聯動機器人(6)及架體(7),其中移動機構(1)安裝在架體(7)上、驅動架體(7)行走,所述貨叉升降機構(2)及多軸聯動機器人(6)分別安裝在架體(7)上,在多軸聯動機器人(6)的輸出端連接有抓取機構(5),貨叉升降機構(2)包括第二伺服電機及由第二伺服電機驅動的第一絲杠(202)和第一絲母(204);所述貨叉取送料機構(3)整體連接于第一絲母(204)上,隨第一絲母(204)沿第一絲杠(202)升降,貨叉取送料機構(3)包括第三伺服電機(301)及由第三伺服電機(301)驅動的第二絲杠(306)和第二絲母(307);所述貨叉夾持機構(4)整體連接于第二絲母(307)上,隨第二絲母(307)沿第二絲杠(306)在水平方向平移,貨叉夾持機構(4)包括貨叉(401)及分別容置于貨叉(401)內部的第一氣缸(402)、連桿(403)、鉸板(404)、鉸軸(405),所述第一氣缸(402)通過連桿(403)與鉸板(404)連接,且該鉸板(404)通過鉸軸(405)鉸接于貨叉(401)的內部;放于所述架體(7)內的物料(8),通過鉸板(404)夾持到位,并通過由多軸聯動機器人(6)驅動的抓取機構(5)進行取放。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動工作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1)帶動所述機器人沿固定在地面上的軌道往復運動,該移動機構(1)包括第一伺服電機(101)、輪箱及驅動軸,其中架體(7)的兩側對稱設有多個輪箱,在任一輪箱上安裝有第一伺服電機(101),第一伺服電機(101)與驅動軸相連,所述驅動軸的兩端分別與安裝在架體(7)上的輪箱中的行走輪(104)相連,實現機器人整體的移動。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移動工作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7)的兩側分別設有兩個輪箱,兩兩對稱,其中兩個輪箱為主動輪箱,另兩個為從動輪箱;所述輪箱包括上支撐板(102)、側固定板(103)、行走輪(104)及連接軸承(105),在上支撐板(102)的兩側分別安裝有側固定板(103),所述行走輪(104)的輪架(106)通過連接軸承(105)與側固定板(103)中間向內延伸形成的延伸部轉動連接,行走輪(104)位于上支撐板(102)與兩側的側固定板(103)圍成的空間中;所述驅動軸與行走輪(104)的輪架(106)連接,帶動行走輪(104)在軌道上移動。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動工作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貨叉升降機構(2)整體通過第一框體(206)安裝在架體(7)上,第二伺服電機固定在第一框體(206)上,第一絲杠(202)的兩端轉動安裝在第一框體(206)上,任一端設有第一同步帶輪(201),該第一同步帶輪(201)通過第一同步帶與所述第二伺服電機相連;所述第一絲母(204)與第一絲杠(202)螺紋連接。
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移動工作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絲杠(202)的兩側分別設有安裝在第一框體(206)上的第一導軌(203),貨叉取送料機構(3)的兩側設有在所述第一導軌(203)上滑動的第一滑塊(205)。
6.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動工作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貨叉取送料機構(3)整體通過第二框體(309)與第一絲母(204)相連,第三伺服電機(301)固定在第二框體(309)上,第二絲杠(306)為兩根,每根第二絲杠(306)上分別通過第二絲母(307)連接有貨叉夾持機構(4);所述每根第二絲杠(306)的兩端均轉動安裝在第二框體(309)上,其中任一根第二絲杠(306)的一端通過第二同步帶(302)與第三伺服電機(301)相連,兩根第二絲杠(306)之間則通過第三同步帶(305)連接、由第三伺服電機(301)驅動同步轉動。
7.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移動工作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第二絲杠(306)的外側分別設有安裝在第二框體(309)上的第二導軌(308),每個貨叉夾持機構(4)分別設有在所述第二導軌(308)上滑動的第二滑塊(310)。
8.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動工作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板(404)為多個,分別連接于所述連桿(403)的另一端,每個鉸板(404)分別通過鉸軸(405)鉸接于貨叉(401)的內部。
9.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動工作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機構(5)包括連接板(501)、氣動滑臺(502)、第二氣缸(503)及抓手(504),其中連接板(501)與多軸聯動機器人(6)的輸出端相連,第二氣缸(503)為多個,位于兩側的第二氣缸(503)通過氣動滑臺(502)安裝在連接板(501)上,中間的第二氣缸(503)與連接板(501)直連,每個第二氣缸(503)上均連接有抓手(504),兩側的抓手與中間的抓手之間的間距通過氣動滑臺(502)進行調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58795.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陶瓷材料3D打印的鋪料料斗
- 下一篇:一種改進的封邊機上料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