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波粽子的加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54283.5 | 申請日: | 2012-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05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森;張娜;顧千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青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00 | 分類號: | A23L1/00;A23L1/16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 33209 | 代理人: | 楊顯儉 |
| 地址: | 314317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波 粽子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粽子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微波粽子的加工方法,為一種微波加熱即食粽子的加工方法,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微波食品是應用現代加工技術對食品原料采用科學的配比和組合,預先加工成適合微波爐加熱或調制,且便于食用的食品,即可以用微波爐加熱烹制的食品。微波加熱加工方法主要是利用微波的熱效應,微波透入物料內,與物料的極性分子相互作用,使其極性取向隨著外電磁場的變化而變化,致使分子急劇摩擦和碰撞,使物料內各部分在同一瞬間獲得熱量而升溫。微波食品通常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在常溫下流通的食品,一般采用殺菌釜殺菌、熱包裝或無菌包裝,常溫下可貯藏半年到一年左右;第二類是低溫貯運食品,大都選用對微波爐適用的容器來包裝,又可分冷藏和凍藏兩種,食用時只需帶包裝將食物一起放人微波爐解凍和加熱,即可食用。
食品的微波加熱稱為“內部加熱”,同一般利用熱傳導的“外部加熱”方式完全不同。微波加熱的特點如下:1、加熱速度快、所需時間短、所得產品質量高。微波能夠深入到食品的內表面,而不只靠物料本身的熱傳導,因此可大大加快加熱速度,所需加熱時間只是傳統方法的1/10—1/100就足以完成整個加熱過程,所得產品維生素等熱敏性營養成分的損失較少。2、加熱效率高,微波加熱是在物料的內部進行的,并只對特定的需要加熱的物體進行加熱,熱效率可達60%以上。3、加熱過程具有自動平衡性能,當頻率和電場強度一定時,物料在加熱過程中對微波功率的吸收主要決定于物質的耗損常數,不同物質的耗損常數是不同的,水的耗損常數比干物質大,水分多的時候,吸收能量也多,水分蒸發就快,因此,微波不會集中在已干的物質部分,避免了已干物質的過熱現象,具有自動平衡的性能。
粽子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淀最深厚的食品之一,是中華民族優秀飲食文化的瑰寶,是世界快餐食品的始祖。粽子作為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標志性食物,越來越得到人們的喜愛,過去只有在過端午節時家家戶戶才包粽子、吃粽子,而現在,中國許多地方的粽子已由祭祖的供品、節日食品逐漸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備點心,甚至早餐的主食。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平時甚至過端午節時不再自己動手包粽子了,而是去市場上購買適合自己口味的粽子。消費者對粽子的用料、配方、包裹和燒煮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使粽子選料日益考究,配方日趨完善,口味日趨精美。
中國傳統粽子加熱方式主要為加水煮和隔水蒸,但是,傳統的加熱方式存在很多缺陷,如:粽子在蒸煮時與水直接接觸,長時間蒸煮,造成粽子的風味和營養物質流失,嚴重影響粽子的口感;由于傳統加熱方式的局限性,使得粽子的加熱耗時較長,無法充分體現粽子作為一種快餐食品所具備方便、快捷的特點,并且對能源的需求量較大,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粽子長時間與水接觸蒸煮,導致糯米長時間吸水,粽體松散,與粽葉粘黏嚴重,使得消費者在食用時,粽葉的剝除麻煩,也影響粽體的完整性,影響食用的愉悅性。粽子傳統的加熱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消費者方便、健康、快捷的消費理念,因此,微波粽子應運而生,以其眾多的優勢,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微波粽子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現代消費者對粽子的飲食需求,其在保留傳統粽子風味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微波食品的優越性,規避了粽子采用傳統加熱方式的弊端,能有效吸引消費者購買粽子,有利于擴大粽子行業的規模,有利于促進粽子行業的健康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微波爐在我國普通家庭中的普及率不斷升高,消費者對微波食品的迫切需求,微波食品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雖然微波食品具有很多傳統食品無法比擬的優勢,微波加熱也具有很多獨特的優點,但在加工食品的風味上也存在突出的缺陷,利用傳統粽子加工工藝而成的粽子經微波加熱之后,存在著如下缺點:1、傳統粽子所使用的粽葉是粽子粽香成分的主要來源之一,也是粽體的包裝成分,因此,粽葉賦予了粽子特殊的意義。然而,傳統粽子的粽葉包裝不適應微波加熱模式,傳統粽子必須完全剝除粽葉之后,才能進行微波加熱,但是,這樣就使得粽子失去了他原本的外觀特色和特有的粽葉清香。2、傳統工藝生產所得的粽子,在經微波加熱時,由于微波加熱使溫度急劇上升,粽體表面的水分蒸發殆盡,而粽體內部的水分依然充足,導致粽子經微波加熱之后,各部位的受熱不均以及溫度不均,使得米質口感不一,粽體表面糯米發硬,而內部糯米過熱,從而大大影響消費者的食欲。3、傳統工藝粽子在經微波加熱之前,需將粽葉完全剝除,否則,糯米與粽葉容易造成嚴重粘黏,然而,這就使得粽子在經過微波加熱之后,食用粽子時需借助筷子或其他工具進行輔助,無法做到像傳統粽子進行手持式食用,給食用帶來了較大不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青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青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5428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涂-4杯粘度計
- 下一篇:一種承載比試驗的貫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