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上電復位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46554.2 | 申請日: | 2012-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7303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科含;曹銘原;林當清;郭世州 | 申請(專利權)人: | 普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K17/22 | 分類號: | H03K1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縣***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位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于上電復位電路,特別有關于送出一既定重置信號的上電復位電路。
背景技術
當電源初始啟動時,電源所產生的電壓無法立即達到一預設電壓值。若將該未達預設電壓值的電壓用于一數字電路,將導致該數字電路的起始狀態不明。一般而言,上電復位電路被整合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內,用來產生一重置信號。當電源初始啟動時,VLSI的內部電路可根據該重置信號得到一已知起始狀態。
圖1顯示將上電復位電路應用于電路裝置的示意圖。在圖1中,當電路裝置150上電時,上電復位電路100耦接的電源節點VDD會從零電位爬升到設定的值,該電源節點VDD會通過一由PMO?S晶體管所構成的電阻器P1對一電容器CP充電。一控制電路130可根據該電容器CP上的電壓產生一重置信號給該電路裝置150。該電源節點VDD的電源供給被移除時,該電容器CP會通過該電阻器P1而對該電源節點VDD(此時電源節點VDD的電位接近參考接地)放電。然而,由PMOS晶體管所構成的該電阻器P1,短時間內只能運作使該電容器CP的電壓放電至P-N接面的導通電壓,無法使該電容器CP完全放電。該電容器CP的電壓無法放電至與參考接地GND相等。因此,當該電路裝置150(上電路復位電路100)在下一次接上電源時,該電容器CP上已預先存在的電壓會使該控制電路130產生出錯誤的控制信號,或使得該上電復位電路100無法工作。
因此有需要提供一新的上電復位電路。在放電過程中,該上電復位電路的電容的電壓可以放電至與該接地電壓相等。因此,當該上電復位電路下一次接上電源時,該上電復位電路中的控制電路能輸出正確的控制信號或該上電復位電路能夠工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揭露的一種上電復位電路,包括:一第一阻抗裝置和一第一開關,彼此串連后耦接于一電源節點及一第一節點之間;其中,該第一開關的一控制端耦接該電源節點;一第一電容器,耦接于該第一節點與一參考接地之間;一第二開關,耦接于該第一節點與一連接節點之間,且該第二開關的控制端耦接該電源節點;一第三開關,耦接于該連接節點與該參考接地之間,且該第三開關的控制端耦接該電源節點;一第四開關,耦接于一第二節點與該參考接地之間,且該第四開關的控制端耦接于該連接節點;一第二阻抗裝置,耦接于該電源節點與該第二節點之間;一第二電容器,耦接于該第二節點與該參考接地之間;以及一控制電路,耦接該第二節點與一電路裝置的重置輸入端之間。
其中,當該電源節點上有電力供給時,該第一和該第三開關導通,該第二和該第四開關不導通,該電源節點上的電力通過該第二阻抗裝置充電該第二電容器至一既定電位時,使該控制電路輸出一重置信號。當該電力供給自該電源節點移除時,該第一和該第三開關不導通,該第二和該第四開關導通,通過該第四開關使該第二電容器進行放電至接近該參考接地的電壓電平。
本發明使得該上電復位電路下一次接上電源時靜態電流為零,進而該上電復位電路中的控制電路能輸出正確的控制信號。
附圖說明
圖1顯示將上電復位電路應用于電路裝置的示意圖。
圖2A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的應用于電路裝置上的上電復位電路的示意圖。
圖2B顯示圖2A的電源節點有電力供給的示意圖。
圖2C顯示圖2B的電源節點移除電力供給的示意圖。
圖3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的應用于電路裝置上的上電復位電路的示意圖。
附圖中符號的簡單說明如下:
GND:參考接地
VDD:電源節點(電壓)
P1:PMOS晶體管
CP:電容器
130:控制電路
150:電路裝置
100:上電復位電路
R1:第一阻抗裝置
R2:第二阻抗裝置
SW1:第一開關
SW2:第二開關
SW3:第三開關
SW4:第四開關
C1:第一電容器
C2:第二電容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普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普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4655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