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納米棒狀磷酸鐵鋰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26019.0 | 申請日: | 2012-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459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7 |
| 發明(設計)人: | 常程康;王鳳祥;鄧玲;王永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鉑源鋰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58 | 分類號: | H01M4/58;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640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納米 磷酸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納米棒狀磷酸鐵鋰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質量份數計,該材料由如下組分反應制得:
水合氫氧化鋰76-92份
七水硫酸亞鐵250-306份
磷酸氫二銨118-145份
20000分子量聚乙二醇3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制備而成:
將氫氧化鋰、七水硫酸亞鐵、磷酸氫二銨分別配置成去離子水溶液,先將硫酸亞鐵溶液與磷酸氫二銨溶液混合再與氫氧化鋰溶液混合,最后再加入聚乙二醇后進行水熱反應制得粉料,再經煅燒后制得產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熱反應時間3-8h,水熱反應溫度140-22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燒溫度550-750℃,煅燒時間2-6h。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外觀為圓棒狀結構,直徑為40-60nm,長徑比為5-20。
6.一種納米棒狀磷酸鐵鋰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以下組分備料,以質量份數計,
水合氫氧化鋰76-92份
七水硫酸亞鐵250-306份
磷酸氫二銨118-145份
20000分子量聚乙二醇30份;
(2)將水合氫氧化鋰溶解在1000份去離子水中配置成氫氧化鋰溶液;將七水硫酸亞鐵溶解在500份去離子水中配置成硫酸亞鐵溶液;將磷酸氫二銨溶解在500份去離子水中配置成磷酸氫二銨溶液;將硫酸亞鐵溶液加入磷酸氫二銨溶液中,同時進行攪拌,得到乳濁液A;保持攪拌,將氫氧化鋰溶液加入乳濁液A中,再加入30份20000分子量聚乙二醇,繼續攪拌20-40min,得到乳濁液B;
(3)將乳濁液B轉移到反應釜中進行水熱反應,反應結束后,將材料取出,過濾、清洗后置于烘箱中進行烘干,得到粉體材料;
(4)將粉體材料經200目篩網過篩,篩得的粉體置于匣缽中,然后將匣缽置于高溫爐中煅燒,即得到產品。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納米棒狀磷酸鐵鋰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水熱反應溫度為140-220℃,反應時間為3-8h。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納米棒狀磷酸鐵鋰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的粉體在高溫爐中的煅燒時間為2-6h,煅燒溫度為550-750℃。
9.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納米棒狀磷酸鐵鋰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的產品外觀為規則的圓棒狀結構,直徑為40-60nm,長徑比為5-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鉑源鋰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鉑源鋰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2601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