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純電動汽車碰撞安全裝置及純電動汽車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521771.6 | 申請日: | 2012-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474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郭齊杰;陳飛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04 | 分類號: | B60K1/04;B60L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張大威 |
| 地址: | 102206***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汽車 碰撞 安全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純電動汽車碰撞安全裝置及純電動汽車。
背景技術
在傳統汽車的結構設計中,為保證車內人員的安全,降低事故的損傷,在車身結構的設計方面主要以汽車的結構緩沖與吸能為主。而現有技術中純電動車的結構設計基本沿用傳統乘用車的設計理念,各個部件均以剛性連接設計為主,即整車系統所有零部件均以固定鎖死方式布置在車身上。由于純電動汽車攜有相當重量的電池包,當車輛發生碰撞時,整車以及電池包體瞬間釋放的動能全部作用在車身上,會對車輛本身及車內人員造成非常大的威脅,這時對純電動汽車吸能結構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現在市場上并沒有一種專門針對純電動汽車減少撞車事故傷害的整車碰撞安全結構。現有的設計方法并不科學,且安全系數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決所述技術缺陷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純電動汽車的碰撞安全裝置,該裝置有效的提高了車輛的安全性,且具有實時性和易用性。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純電動汽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純電動汽車的碰撞安全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吸能部件,所述至少一個吸能部件鄰近所述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包體設置,且與電池包體相接觸,所述電池包體與車身半剛性連接,其中,在所述純電動汽車受到碰撞強度高于預設強度時,所述電池包體脫離與所述車身的連接并向所述吸能部件撞擊,所述吸能部件在撞擊下發生塑性變形以吸收碰撞能量。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純電動汽車的碰撞安全裝置,當車輛發生碰撞時,根據碰撞發生的強度,電池包體與整車的連接點會自動斷開,在巨大動能的作用下,電池包體向碰撞相反方向運動,并對車內吸能部件產生擠壓,吸能部件產生形變將部分電池包體動能吸收,從而減少碰撞過程中整車作用的動能,降低碰撞強度,有效的提高車輛的安全性,且具有實時性和易用性。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吸能部件采用吸能材料制成。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吸能材料為鋁。由此,提高了吸收能量的高效性。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多個所述吸能部件以蜂窩狀分布在所述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包體四周。由此,提高了吸能的充分性與高效性。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位移傳感器分別與所述電池包體和所述純電動汽車的整車控制器相連,用于檢測所述電池包體是否發生位移,并在檢測到所述電池包體發生位移時,向所述整車控制器發送位移信號,其中,所述整車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位移信號后,對所述純電動汽車采取高壓安全保護動作。
由此,提高了檢測電池包體位移的準確性與易用性。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高壓安全保護動作包括以下一種或多種:
(1)所述整車控制器關閉所述純電動汽車的電池的正極繼電器和負極繼電器;
(2)所述整車控制器控制斷開所述純電動汽車的直流斬波器DC/DC的繼電器;
(3)所述整車控制器控制斷開所述純電動汽車的空調壓縮機的繼電器。
由此,提高了碰撞過程中高壓安全保護的多樣性與高效性。
本發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出一種純電動汽車,包括第一方面實施例提供的純電動汽車的碰撞安全裝置。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純電動汽車,當車輛發生碰撞時,根據碰撞發生的強度,電池包體與整車的連接點會自動斷開,在巨大動能的作用下,電池包體向碰撞相反方向運動,并對車內吸能部件產生擠壓,吸能部件產生形變將部分電池包體動能吸收,從而減少碰撞過程中整車作用的動能,降低碰撞強度,有效的提高車輛的安全性,且具有實時性和易用性。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純電動汽車的碰撞安全裝置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純電動汽車的碰撞安全裝置示意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純電動汽車示意圖;
圖4為純電動汽車碰撞過程示意圖;以及
圖5為純電動汽車碰撞發生時高壓安全控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2177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