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涼薯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12213.3 | 申請日: | 2012-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06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韻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韻婷 |
| 主分類號: | A23L1/216 | 分類號: | A23L1/216;A23L1/1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李韻 |
| 地址: | 530011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江***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涼薯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領域,特別是一種涼薯糕。
背景技術
涼薯原產中國南部、墨西哥、中北美洲。我國四川、重慶地區和臺灣省栽培較多。涼薯有許多別名,例如叫沙葛,叫豆薯,叫地瓜。由于它的皮十分好剝,又叫做扯皮薯或者剝皮薯。涼薯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必需的鈣、鐵、鋅、銅、磷等多種元素?,F代科學表明,它還有降低血壓、血脂等功效。和紅薯一樣,涼薯也是一種高產作物,畝產可達數千斤甚至萬斤以上。因此在我國南方,有些地方將涼薯作為一種主要的經濟作物來栽種。
涼薯個大,皮薄,肉脆,味甘。紅薯的形狀各種各樣,涼薯卻只有個子大小的區別,模樣卻始終保持著一種執著的扁錐體,常見的在一兩斤,大的可達五六斤。涼薯的皮呈黃白色,很薄。剝了皮的涼薯潔白,光滑,令人愛不釋手。涼薯可以生吃,也可以炒熟吃。生吃的味道有點像荸薺,熟吃的話可以和肉一起炒著吃。涼薯炒肉片,肉片嫩,涼薯脆,別有一種風味。
涼薯不僅風味出眾,還頗具藥用價值,它有清熱祛火、養陰生津之功,生吃或榨汁飲用,可治療因感冒出現的發熱、煩渴、咽喉疼痛;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調節脂肪代謝,提供膳食纖維,節約蛋白質,解毒,增強腸道功能。
涼薯雖然有多種功效,但其食用方法比較單一,一般是拿來生吃或是當菜肴炒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涼薯糕,解決了涼薯的食用方法單一的缺點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涼薯糕,以涼薯和糯米為原料,其中,以重量百分比的比例計:涼薯70~90%,糯米粉10~30%。
其具體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干糯米磨糯米粉;
(2)涼薯去皮洗凈,切成小塊加水煮15~30分鐘,直至煮熟,放涼;
(3)將煮熟放涼后的涼薯70~90%和糯米粉10~30%倒入盤子里,用手將其揉爛,在揉的過程中加入0.1~0.5%白糖直至全部揉勻;
(4)將揉勻的涼薯糯米粉放入蒸籠中攤平,再將蒸籠放到鍋上蒸1~2小時,直至蒸熟取出放涼,再用刀將其切成方塊即可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實施例表示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涼薯糕,以涼薯和糯米為原料,其中,以重量百分比的比例計:涼薯70%,糯米粉30%。
該涼薯糕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干糯米磨糯米粉;
(2)涼薯去皮洗凈,切成小塊加水煮15分鐘,直至煮熟,放涼;
(3)將煮熟放涼后的涼薯70%和糯米粉10%倒入盤子里,用手將其揉爛,在揉的過程中加入0.1%白糖直至全部揉勻;
(4)將揉勻的涼薯糯米粉放入蒸籠中攤平,再將蒸籠放到鍋上蒸1小時,直至蒸熟取出放涼,再用刀將其切成方塊即可使用。
實施例2
一種涼薯糕,以涼薯和糯米為原料,其中,以重量百分比的比例計:涼薯80%,糯米粉20%。
該涼薯糕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干糯米磨糯米粉;
(2)涼薯去皮洗凈,切成小塊加水煮20分鐘,直至煮熟,放涼;
(3)將煮熟放涼后的涼薯80%和糯米粉20%倒入盤子里,用手將其揉爛,在揉的過程中加入0.3%白糖直至全部揉勻;
(4)將揉勻的涼薯糯米粉放入蒸籠中攤平,再將蒸籠放到鍋上蒸2小時,直至蒸熟取出放涼,再用刀將其切成方塊即可使用。
實施例3
一種涼薯糕,以涼薯和糯米為原料,其中,以重量百分比的比例計:涼薯90%,糯米粉10%。
該涼薯糕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干糯米磨糯米粉;
(2)涼薯去皮洗凈,切成小塊加水煮30分鐘,直至煮熟,放涼;
(3)將煮熟放涼后的涼薯90%和糯米粉10%倒入盤子里,用手將其揉爛,在揉的過程中加入0.5%白糖直至全部揉勻;
(4)將揉勻的涼薯糯米粉放入蒸籠中攤平,再將蒸籠放到鍋上蒸2小時,直至蒸熟取出放涼,再用刀將其切成方塊即可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韻婷,未經李韻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1221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