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脫除芳烴中微量烯烴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97415.5 | 申請日: | 2012-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20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任杰;袁海寬;金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7/148 | 分類號: | C07C7/148;C07C15/02;C07C15/04;C07C15/06;C07C15/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黃美娟;王兵 |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除 芳烴 微量 烯烴 方法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脫除芳烴中微量烯烴的方法,尤其是一種采用固體酸催化劑進行反應脫除芳烴中微量烯烴的方法。
(二)背景技術
芳烴是重要基礎原料,石油化工工業通過石腦油重整和蒸汽裂解等工藝來生產芳烴。在這些工藝的芳烴產品中均存在一定量的烯烴雜質(小于1%),這部分烯烴性質活躍,易形成膠質影響芳烴產品質量,且對一些后續化工工藝過程有不良影響,影響芳烴的進一步加工和利用。因此,為了得到合格的化工原料并保證后續工藝的順利進行,必須將芳烴中的烯烴雜質進行深度脫除。目前,被國內外煉油廠廣泛采用的脫除芳烴產品中烯烴雜質的方法主要有加氫精制和白土精制兩種。
加氫精制主要是利用鉑或鈀栽在氧化鋁上作為催化劑,在重整反應器后面進行“后加氫”過程以實現烯烴飽和從而達到脫除烯烴的目的。加氫精制脫烯烴雜質的效率高,從而被國內外煉油廠所廣泛使用。對于苯餾分來說不論用鉑或鈀為其活性組元效果都較好,但是對于苯、甲苯和二甲苯等的芳烴較寬餾分來說,加氫反應深度難以全面兼顧,并造成芳烴較顯著的損失。且其流程較復雜,必須設有許多臨氫高壓設備,加上某些貴金屬催化劑,造成投資和操作費用高。
白土精制是利用酸處理的白土,主要通過吸附或部分烷基化及烯烴迭合反應,從而達到脫除芳烴中烯烴的目的。白土精制方法雖然已經得到廣泛的工業應用,但是脫除烯烴的效果較差;在實際處理過程中,白土使用周期短、用量大,失活后的白土不能再生,大約1個月就需要更換新白土,頻繁更換增加了芳烴損失和工作量、大量的廢白土需堆埋處理,造成環境污染。
微孔分子篩由于具有較強的表面酸性和水熱穩定性,可以用作脫除芳烴中微量烯烴的催化劑。只是因為其孔徑太小,烯烴疊合等反應生成較大分子的內擴散阻力較大,導致催化劑結焦失活速率較大,催化劑活性穩定性較差。自1992年,美國?Mobil公司的科學家首次成功地合成了MCM-41介孔分子篩材料以來,因其具有比表面積大、孔道規整、孔徑和酸性可調等特點,在催化領域研究中已引起廣泛關注。但此類介孔分子篩存在酸性較弱、水熱穩定性差等缺點,因此其應用前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合成具有介孔-微孔雙重孔道結構的復合分子篩可以充分發揮二者的優點,拓寬其應用范圍。以微孔分子篩為內核,而MCM-41?相則生長在微孔分子篩內核的外表面,形成包絡型結構的復合分子篩。由于介微孔兩相共生,導致介孔孔壁變厚,使得介孔分子篩的熱和水熱穩定性提高。微孔-介孔復合分子篩由于既具有微孔分子篩的強酸性,又具有較大的介孔孔徑,增強分子篩間的協同作用,克服由于微孔分子篩孔道限制引起的催化劑失活問題,提高催化劑的活性穩定性。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環境友好、催化劑活性穩定性好、穩定操作時間長的脫除芳烴中微量烯烴的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脫除芳烴中微量烯烴的方法,所述的方法為:在溫度30~350℃、壓力0.1~12MPa、進料質量空速0.1~15小時-1的條件下,將芳烴與固體酸催化劑接觸反應,使芳烴中的微量烯烴發生吸附、疊合及烷基化反應,脫除芳烴中的微量烯烴,獲得脫除烯烴的芳烴;
所述的固體酸催化劑是由殼層包裹內核的核殼型復合分子篩催化劑或核殼型復合分子篩催化劑負載改性化合物得到的復合型固體酸催化劑,所述核殼型復合分子篩催化劑以含取代元素M的HMCM-41型介孔分子篩為殼層,以微孔分子篩為內核,所述取代元素M與HMCM-41型介孔分子篩中Si原子摩爾比為0.01~1:1;
所述取代元素M為下列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1)鎂、(2)鈣、(3)鍶、(4)硼、(5)鋁、(6)鎵、(7)錳、(8)鐵、(9)鈷、(10)鎳、(11)銅、(12)鋅、(13)鈦、(14)釩、(15)鉻、(16)鍺、(17)鋯、(18)鈮、(19)鉬、(20)錫或(21)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74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