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于計算機動車至少一條行駛路線的方法以及機動車導航系統(tǒng)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497354.2 | 申請日: | 2012-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77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T·施拉姆;R·拉曼徹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用汽車環(huán)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21/34 | 分類號: | G01C2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計算 機動車 至少 一條 行駛 路線 方法 以及 導航系統(tǒng)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計算機動車的至少一條行駛路線的方法、一種機動車導航系統(tǒng)、一種具有導航系統(tǒng)的機動車、一種計算機程序產(chǎn)品以及一種計算機可讀取的媒介。?
背景技術
由專利文獻DE102007017240A1中已知一種用于從由某個起點至某個目的地的多條可能的行駛路線中算出一條或多條行駛路線的方法。為了減少行駛路線的數(shù)量,先后使用多個代價函數(shù)。每次使用代價函數(shù)的順序由用戶給定。?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計算機動車的至少一條行駛路線的方法、一種機動車導航系統(tǒng)、一種具有導航系統(tǒng)的機動車、一種計算機程序產(chǎn)品以及一種計算機可讀取的媒介,其使得能夠為用戶提供一種更佳的路線規(guī)劃方案。?
上述目的通過獨立權利要求的內容得以實現(xiàn)。優(yōu)選拓展方案由附屬權利要求中得出。?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用于算出機動車的至少一條行駛路線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驟。為機動車待計算的、由起點至目標點的行駛路線給定至少兩個指標。從由行駛時間、行駛距離以及能耗構成的組合中選出所述至少兩個指標。并且,為所指定的至少兩個指標中的每個指標確定加權系數(shù)。此外,基于所指定的至少兩個指標并且依據(jù)所述至少兩個指定指標已確定的加權系數(shù)從大量可能的行駛路線中算出由起點至目的地的至少一條行駛路線。?
根據(jù)上述實施方式的、用于算出機動車的至少一條行駛路線的方法能夠實現(xiàn)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路線規(guī)劃方案。這可以通過為所指定的每個指標確定?加權系數(shù)并且基于所指定的指標以及依據(jù)所述指標已確定的加權系數(shù)算出至少一條行駛路線得以實現(xiàn)。由此能夠確定一條可在最大程度上符合用戶例如機動車駕駛人員的偏好與要求的行駛路線。并且,這也有利地提高了用戶在使用路線計算方法時、例如借助導航系統(tǒng)時的接受程度與滿意度。此外,用戶可通過機動車在待計算的行駛路線上的能耗指標而行駛一條更利于生態(tài)環(huán)?;蛘呱鷳B(tài)效益更佳的路線。其中,油耗越低,以此為形式的能耗也就越低,即帶來更低的廢氣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借助模糊邏輯法實現(xiàn)至少一條行駛路線的計算。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借助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實現(xiàn)至少一條行駛路線的計算。兩種實施方式均非常適于從大量可能的行駛路線中算出一條行駛路線。?
并且,可基于所得出的擁堵頻率方面的以及/或者目前在至少一部分可能的行駛路線上的交通狀況方面的數(shù)據(jù)算出至少一條行駛路線。例如,擁堵頻率可作為額外信息被保存在電子地圖數(shù)據(jù)資料中。例如可借助無線電數(shù)據(jù)服務、尤其是借助所謂的TMC實時交通信息(TMC?Traffic?Message?Channel)得出與當前交通狀況相關的、尤其是交通阻塞方面的數(shù)據(jù)。在計算行駛路線時,上述構型能夠以有利的方式把擁堵頻率或者交通阻塞情況納入考量,并且由此以有利的方式進一步優(yōu)化了路線的計算。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借助用戶輸入、例如借助輸入導航系統(tǒng)為所指定的至少兩個指標中的每個指標確定加權系數(shù)。那么,用戶就可以在每次新的計算操作過程中根據(jù)具體狀況來調整路線規(guī)劃方案。?
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即在其中還要確定機動車當前的用戶,基于所確定的機動車當前用戶為所指定的至少兩個指標中的每個指標確定加權系數(shù)。例如,可在完成用戶身份確認后激活之前為此所保存的、由該用戶在之前的路線計算操作過程中所輸入的加權系數(shù)值。這是出于下述考慮,即:用戶通常會保留加權系數(shù),因而就無需再由用戶重新輸入該加權系數(shù)值。?
例如基于用戶對機動車的至少一個部分所進行的至少一種自定義調節(jié)而實現(xiàn)機動車當前用戶的確認。尤其可基于對機動車座的用戶自定義調節(jié)和/或對機動車鎖的用戶自定義調節(jié)來實現(xiàn)機動車當前用戶的確認。這就能夠簡單且可靠地確認用戶的身份、例如機動車的駕駛人員。此外,還可通過用戶輸入來確認機動車當前的用戶。?
并且,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還要對機動車當前駕駛人員的駕駛特性進行?分類。在所述實施方式中,基于所確認的駕駛特性為所指定的至少兩個指標中的每個指標確定加權系數(shù)。這是出于下述考慮,即:駕駛人員的每種駕駛特性均能夠給出其對行駛路線的偏好或者說要求,這種駕駛特性或者駕駛風格可被用于確定加權系數(shù)。?
可借助算出機動車當前的位置來確定待計算行駛路線的起點。在另一種構型中,借助用戶輸入來確定待計算的行駛路線的起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用汽車環(huán)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未經(jīng)通用汽車環(huán)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735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