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射頻接收調諧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96151.1 | 申請日: | 2012-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234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韶軍;周健軍;金晶;梁偉強;黃戈;卓秉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高清數字科技產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J5/24 | 分類號: | H03J5/24;H04N5/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5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射頻 接收 調諧器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字信號傳輸,特別涉及衛星數字電視標準的高性能多頻段多模式的射頻接收調諧器。
背景技術
在數字信息高速發展的現在,數字電視作為一個從節目采集、節目制作節目傳輸直到用戶端都以數字方式處理信號的端到端的系統。與模擬電視相比,數字電視具有圖像質量高、節目容量大(是模擬電視傳輸通道節目容量的l0倍以上)、伴音效果好等特點;而衛星數字電視是我國實現全面數字化廣播電視戰略的重要環節之一。據悉,在我國近4億電視用戶當中,?未來將通過衛星電視接收器來收看電視節目的用戶數量將占據近20%的份額。
眾所周知,衛星數字電視在歐美已經發展成熟,美國從1993年就開始了衛星數字電視的直播,而歐洲也發展出了成熟的DVB-S衛星數字電視直播系統,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近年來,我國也加快了衛星數字電視直播系統的發展腳步。2008年6月9日20時1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九號”廣播電視直播衛星送入太空。“中星九號”取代“鑫諾二號”成為中國第一顆廣播電視衛星直播衛星。由于中星9號直播衛星機頂盒確定采用ABS-S標準,并免費接收衛星電視節目。因此,中星9號不是商業衛星,而是國家投入公共資金的“村村通”工程的一部分,它的公共目的是解決邊遠地區群眾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不使用加密卡,但是不能接收其他頻率和標準的衛星電視節目。直播衛星“村村通”機頂盒應能夠按照GY/T233-2008《直播衛星綜合解碼接收機進網技術條件和測量方法》標準,對符合ABS-S調制技術規范的信號進行正確解調。
射頻接收調諧器(RF?tuner)作為衛星數字電視機頂盒的核心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將由室外衛星接收器(接收鍋)接收下來的射頻衛星信號(ABS-S標準中的頻率范圍:950MHz-1450MHz)經過放大、變頻、濾波處理后,轉換為低頻基帶信號,交給數字基帶電路進行進一步處理。其自身特點是電路工作頻率高、性能要求高。現有技術的RF?tuner從類型上來區分,主要有Can?Tuner和Silicon?Tuner兩種:前者是由分立元件搭建起來的傳統的電路模塊,技術較為成熟,但電路模塊體積大,成本高;而后者是隨近年來芯片技術迅猛發展而出現的單芯片解決方案,具有面積小,性能高,成本低的特點。
從目前的技術發展趨勢上看,Silicon?Tuner必將完全取代Can?Tuner。這是基于以下幾點理由:
1.?性能突出:Silicon?Tuner隨著近年來的發展已經完全滿足數字電視的要求,其性能已全面超越Can?Tuner,支持更大屏幕更高清晰度的電視播放,使得Silicon?Tuner更適應數字電視高清化的發展趨勢。
2.??提高系統開發靈活度:Silicon?Tuner由于采用了單芯片高集成度的解決方案,集成了大量數字電路單元以及軟件控制接口,除了使得芯片本身具有高靈活度高可控性外,也使得接收機/機頂盒系統開發更為簡單靈活,通過簡單的軟件配置即可調整接收機的各項性能參數。而傳統的Can?Tuner幾乎不具備可調整的靈活性。而Silicon?Tuner顯而易見的小體積,高集成度的優勢也是的其更適合應用在小屏幕小體積的接收系統開發中。
3.?高市場價值:相對于Can?Tuner,Silicon?Tuner的市場價值優勢也非常明顯,其成本僅相當于Can?Tuner成本的1/3到1/5,低成本高性能的Silicon?Tuner顯然更被市場所青睞。
當然,現有的Silicon?Tuner技術本身近年來也在不斷發展,市面上較常見的Silicon?Tuner多采用兩次變頻技術,降低了芯片本身的設計難度,但是需要外接額外的聲表面濾波器(Saw?Filter),增加了系統設計成本和復雜度。
鑒于以上的問題,一種實用性好、可操作性能更高的一次變頻的Silicon?Tuner系統的發明是勢在必行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主要是:現有的Silicon?Tuner技術實踐中,系統設計成本和復雜度高以及其他缺陷性問題等層出不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零中頻結構的構架設計,無需片外中頻濾波器,且基帶信號頻率低(1/2信號帶寬),大大降低芯片功耗,提高集成度。零中頻結構的主要問題在于直流失調、1/f噪聲干擾、LO泄漏和I/Q失配等幾個方面,而本發明采用直流失調消除技術、低噪聲技術、雙倍LO頻率VCO以及I/Q校準技術等先進設計技術著重解決以上問題,因此先進的零中頻結構方案切實可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高清數字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高清數字科技產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61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