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射頻接收調諧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96151.1 | 申請日: | 2012-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234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韶軍;周健軍;金晶;梁偉強;黃戈;卓秉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高清數字科技產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J5/24 | 分類號: | H03J5/24;H04N5/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5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射頻 接收 調諧器 系統 | ||
1.一種新型射頻接收調諧器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模塊?:
信號鏈路模塊,負責將射頻輸入信號放大、變頻和濾波;
頻率綜合器模塊:負責產生變頻所需的本振信號;此外,
系統內部還設有數字控制單元,實現與數字基帶模塊或微控制器的通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射頻接收調諧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號鏈路模塊主要包括雙通道低噪聲放大器、射頻可變增益放大器、混頻器、可變帶寬低通濾波器、基帶可變增益放大器和直流失調消除電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新型射頻接收調諧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鏈路模塊采用直接變頻的零中頻結構,提供變換到基帶頻率的I/Q兩路模擬信號輸出。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新型射頻接收調諧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采用直流失調消除環路來抑制信號鏈路中的直流分量,其控制模式支持自動調節和數字基帶調節。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新型射頻接收調諧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射頻自動增益控制和基帶自動增益控制;所述系統在射頻前端設置有射頻增益自動控制單元,該單元可自動設置射頻前端增益,在噪聲和線性度之間做優化選擇。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射頻接收調諧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同時采用單端輸入、雙端輸出的雙通道低噪聲放大器設計;所述雙通道低噪聲放大器采用共柵放大器結構,采用噪聲抵消技術降低噪聲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射頻接收調諧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帶可變增益放大器提供最大50dB的信號增益,其增益控制信號來自于數字基帶單元,支持數字控制和模擬控制兩種方式。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射頻接收調諧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變帶寬低通濾波器采用5階切比雪夫低通濾波器,其設有保證濾波器精度的自動頻率校準電路校準片內電阻和電容值。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射頻接收調諧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頻率綜合器模塊主要包括寬調諧壓控振蕩器、可編程電荷泵、高速可編程分頻器、二階單比特量化調制器、鑒頻鑒相器、以及環路濾波器。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射頻接收調諧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采用小數分頻比鎖相環來實現頻率綜合。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射頻接收調諧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寬調諧壓控振蕩器采用直接變頻結構、雙核結構,分別覆蓋1.8G-4.4GHz頻段;所述高速可編程分頻器,采用脈沖吞咽式分頻器;所述脈沖吞咽式分頻器由一個前置高速雙模預分頻器、可編程計數器和吞脈沖計數器構成。
1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射頻接收調諧器系統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驟?:
首先,所述雙通道低噪聲放大器放大輸入的射頻信號;射頻信號經射頻可變增益放大器進一步放大后由混頻器直接變頻至基帶;
然后,數字基帶單元再選擇配置可變帶寬低通濾波器的截止頻率,濾除帶外信號,保留基帶信號;
最后,基帶可變增益放大器再將選擇出的基帶信號放大至基帶模數轉換器所需的信號幅度,實現接收。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通道低噪聲放大器采用單端輸入、雙端輸出的雙通道低噪聲放大器設計;采用共柵放大器結構,采用噪聲抵消技術降低噪聲性能下降;所述基帶可變增益放大器提供最大50dB的信號增益,其增益控制信號來自于數字基帶單元,支持數字控制和模擬控制兩種方式。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變帶寬低通濾波器采用5階切比雪夫低通濾波器,其設有保證濾波器精度的自動頻率校準電路校準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高清數字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高清數字科技產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615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