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透明導電元件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93750.8 | 申請日: | 2012-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54804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0-26 |
| 發明(設計)人: | 姜開利;李群慶;魏洋;范守善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3/00 | 分類號: | H01B13/00;H01B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清***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明 導電 元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透明導電元件的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碳納米管的透明導電元件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碳納米管(Carbon?Nanotube,?CNT)是一種新型碳材料,1991年由日本研究人員Iijima在實驗室制備獲得(請參見,Helical?Microtubules?of?Graphitic?Carbon,?Nature,?V354,?P56~58?(1991))。碳納米管膜因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透光性而備受關注。
Baughma等人2005于文獻“Strong,?Transparent,?Multifunctional,?Carbon?Nanotube?Sheets”Mei?Zhang,?Shaoli?Fang,?Anvar?A.?Zakhidov,?Ray?H.?Baughman,?etc..?Science,?Vol.309,?P1215-1219(2005)中揭示了一種透明導電的碳納米管膜的制備方法。所述碳納米管膜可從一碳納米管陣列中拉取制備。該碳納米管陣列為一生長在一基底上的碳納米管陣列。然而,所制備的碳納米管膜的透光度不夠好。
為克服上述問題,申請人于2009年5月22日申請的CN101585533B號專利中揭示了一種透明碳納米管膜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從一碳納米管陣列中拉取一碳納米管膜,該碳納米管膜包括多個碳納米管基本平行于碳納米管膜的表面;以及采用激光掃描該碳納米管膜,使該碳納米管膜由于部分碳納米管被氧化而變薄,從而提高其透光度。該方法制備的透明碳納米管膜可應用于透明電極、薄膜晶體管、觸摸屏等領域。該透明碳納米管膜使用時設置于一玻璃基底或樹脂基底表面。
然而,該方法通過激光掃描處理碳納米管膜來提高其透光性,效率較低,而且采用激光掃描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因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既高效且成本低廉的制備碳納米管透明導電元件的方法。
一種透明導電元件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碳納米管膜,該碳納米管膜包括多個碳納米管線并排且間隔設置,以及多個碳納米管搭接在該相鄰碳納米管線之間;將該碳納米管膜設置于一熱塑性聚合物基底表面;加熱軟化該熱塑性聚合物基底;沿垂直于碳納米管線的方向拉伸該熱塑性聚合物基底和該碳納米管膜;以及硬化該熱塑性聚合物基底以保持該碳納米管膜拉伸后的狀態。
一種透明導電元件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碳納米管膜,該碳納米管膜包括多個碳納米管線并排且間隔設置,以及多個碳納米管搭接在該相鄰碳納米管線之間;將該碳納米管膜設置于一軟化的聚合物基底表面;拉伸該聚合物基底和該碳納米管膜;以及硬化該聚合物基底以保持該碳納米管膜拉伸后的狀態。
本發明提供的制備碳納米管透明導電元件的方法具有以下優點:其一,通過拉伸該聚合物基底和該碳納米管膜可以增大碳納米管膜的面積并提高碳納米管膜的透光性;其二,通過拉伸該聚合物基底和該碳納米管膜的方法制備透明導電元件,工藝簡單,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的透明導電元件的制備方法的工藝流程圖。
圖2為圖1中的碳納米管膜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的碳納米管膜的掃描電鏡照片。
圖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的透明導電元件的制備方法的工藝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未經清華大學;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375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裝置
- 下一篇: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