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移動焊接機器人的復合輪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89644.2 | 申請日: | 2012-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099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毛志偉;周少玲;石志新;王艷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B19/00 | 分類號: | B60B19/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移動 焊接 機器人 復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器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移動焊接機器人。
背景技術
現代工業與制造技術的發展,使得重要的大型結構件的應用越來越多,對這類構件的焊接、檢測與維修等工作必須現場作業,要實現其自動化焊接、檢測與維修等工作,移動機器人作為工作平臺是實現的關鍵。目前,移動焊接機器人行走結構主要有:輪式、履帶式和輪履復合式。這些行走結構中,輪式具有結構緊湊、運動靈活,但負載能力弱,工作過程中易打滑,可靠性差。履帶式與輪履復合式雖然負載能力強,但運動靈活差,在轉彎過程中易產生滑移。而在焊接的焊縫跟蹤過程中不僅要求機器人運動靈活、負載能力強,且對可靠性要求較高,不允許出現打滑或滑移現象。
發明內容
針對移動焊接機器人存在的運動靈活性好、負載能力強與可靠性要求高之間的矛盾,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將橡膠輪、磁輪與履帶等相結合的復合輪,解決上述矛盾。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用于移動焊接機器人的復合輪,包括若干左軛鐵(1)、與左軛鐵(1)相對稱的若干右軛鐵(2)、圓柱磁塊(3)、橡膠輪胎(4),其特征是左軛鐵(1)與右軛鐵(2)分別位于圓柱磁塊(3)兩側,左軛鐵(1)和右軛鐵(2)與圓柱磁塊(3)之間可沿輪子轉動徑向作相對移動;橡膠輪胎(4)套于圓柱磁塊(3)上,位于左軛鐵(1)與右軛鐵(2)之間,當復合輪在工件(5)上滾動時,與工件(5)接觸的左軛鐵(1)、右軛鐵(2),與圓柱磁塊(3)、工件(5)之間形成磁路(6)。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突出性效果:本發明具有輪式的靈活性,較磁輪具有更大的吸附力、比橡膠輪有更大的負載能力等優點,能適應不平整鋼制表面,且結構簡單、易于實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剖面示意圖。1為左軛鐵;2為右軛鐵;3為圓柱磁塊;4為橡膠輪胎;5為工件;6為磁路;箭頭為磁力線方向。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原理正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左軛鐵1,右軛鐵2,圓柱磁塊3,橡膠輪胎4。若干塊左軛鐵1與若干塊右軛鐵2布置于磁塊3左右兩側,且沿圓柱磁塊3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橡膠輪胎4套于磁塊3上,且置于左軛鐵1和右軛鐵2中間;左軛鐵1、圓柱磁塊3、右軛鐵2和工件5之間形成磁路6,當復合輪在工件5上滾動時,圓柱磁塊3左、右兩側若干塊軛鐵交替和圓柱磁塊3、工件5形成吸附磁路6,使復合輪在滾動時吸附于工件5上,且復合輪還通過橡膠輪胎4與工件5相接觸,這樣增大了復合輪與工件5的摩擦系數,從而增加了復合輪的承載能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大學,未經南昌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8964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