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合成孔徑雷達掃描工作模式最優波位選擇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80438.5 | 申請日: | 2012-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86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丁澤剛;龍騰;曾濤;尹偉;楊文付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7/02 | 分類號: | G01S7/02;G01S13/9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合成孔徑雷達 掃描 工作 模式 最優 選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合成孔徑雷達掃描工作模式最優波位選擇方法,屬于合成孔徑雷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合成孔徑雷達(SAR)是一種全天時、全天候的高分辨率的微波遙感成像雷達,可安裝在飛機、衛星、宇宙飛船等飛行平臺上。在環境監測、海洋觀測、資源勘探、農作物估產、測繪和軍事等方面的應用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可發揮其他遙感手段難以發揮的作用。
掃描工作模式是SAR的基礎工作模式之一,主要用于距離向寬測繪帶成像。當SAR工作在掃描模式時,天線在一個波束指向上發射脈沖并接收相應回波,形成當前子條帶的回波數據塊,然后跳轉到另一波束指向,繼續發射并接收回波,獲取新子條帶的回波數據塊。不斷重復此過程便可獲得相互平行的子條帶的回波數據塊,然后經過成像處理和拼接,就可以獲得較寬的測繪帶結果。
在進行掃描工作模式的波位設計時,首先需要進行的條帶模式的波位設計,得出幾組不同測繪帶寬度的波位設計結果,然后在從中選取能夠完全覆蓋測繪區域的波位。目前,上述選擇過程是利用斑馬圖手動進行的,選擇過程中不能直觀的比較不同選擇方式的性能參數優劣,選擇的結果依賴于操作人員的個人判斷,因此波位選擇的最終結果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并不一定是性能參數最優的結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針對掃描工作模式下,波位的選取僅能通過手動選擇、波位選擇結果非參數最優結果的問題,提出一種合成孔徑雷達掃描工作模式最優波位選擇方法。
本發明方法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合成孔徑雷達掃描工作模式最優波位選擇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根據距離向測繪區域、等效后向散射系數(NESZ)最大值、模糊比最大值參數的限制,以及可選用的i組條帶寬度{w1?w2...wi},分別進行條帶工作模式波位設計,得出i組不同條帶寬度的波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8043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路板及其防偏位焊盤結構
- 下一篇:靜電消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