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半導體封裝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79913.7 | 申請日: | 2012-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330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呂文雄;鄭明達;吳逸文;蔡鈺芃;杜家瑋;劉重希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3/498 | 分類號: | H01L23/498;H01L21/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孫征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半導體 封裝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封裝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代集成電路由數百萬的有源器件(諸如晶體管和電容器)組成。這些器件最初相互隔離,但隨后互連在一起以形成功能電路。典型的互連結構包括諸如金屬線(配線)的橫向互連件和諸如通孔和接觸件的垂直互連件。互連越來越多地確定現代集成電路的性能和密度。在互連結構的頂部上,在對應芯片的表面上形成并露出接合焊盤。通過接合焊盤進行電連接以將芯片連接至封裝襯底或另一個管芯。接合焊盤可用于引線接合或倒裝芯片接合。倒裝芯片封裝利用凸塊來建立芯片的輸入/輸出(I/O)焊盤和封裝件的襯底或引線框之間的電接觸。在結構上,凸塊實際上包含凸塊自身和位于凸塊與I/O焊盤之間的“凸塊下金屬”(UBM)。當前,晶圓級芯片規模封裝(WLCSP)因為其低成本和相對簡單的工藝而被廣泛使用,并且在WLCSP技術中使用焊球置放或焊球滴落工藝。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半導體封裝件,包括:半導體襯底;接觸焊盤,位于半導體襯底上方;互連層,位于接觸焊盤上方;鈍化層,形成在接觸焊盤和互連層之間;凸塊,位于互連層上方;以及保護層,具有頂面,并且位于互連層和鈍化層上方并覆蓋凸塊的下部;其中,保護層包括彎曲表面區。
優選地,該半導體封裝件還包括位于鈍化層和互連層之間的聚合物層。
優選地,該半導體封裝件還包括位于保護層和互連層之間的聚合物層。
優選地,該半導體封裝件還包括位于凸塊和互連層之間的金屬化層。
優選地,該半導體封裝件還包括位于半導體襯底和接觸焊盤之間的介電層。
優選地,凸塊直接位于接觸焊盤的上方。
優選地,保護層的頂面包括最高點和最低點,并且水平線與形成在最低點和最高點之間的斜線之間的角度在約10度和約50度之間。
優選地,保護層的頂面包括最低點和最高點,并且最低點和最高點之間的距離在約5μm和約40μm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半導體封裝件,包括:半導體襯底;接觸焊盤,位于半導體襯底上方;互連層,位于接觸焊盤上方;鈍化層,形成在接觸焊盤和互連層之間;凸塊,位于互連層上方;以及模塑料層,具有頂面,并且位于互連層和鈍化層上方并覆蓋凸塊的下部;其中,模塑原料層的頂面包括彎曲表面區和平坦表面區,彎曲表面區位于凸塊和所述平坦表面區之間。
優選地,該半導體封裝件還包括位于鈍化層和互連層之間的聚合物層。
優選地,該半導體封裝件還包括位于模塑料層和互連層之間的聚合物層。
優選地,該半導體封裝件還包括位于凸塊和互連層之間的金屬化層。
優選地,該半導體封裝件還包括位于半導體襯底和接觸焊盤之間的介電層。
優選地,凸塊直接位于所述接觸焊盤上方。
優選地,模塑料層的頂面包括最低點和最高點,并且最低點和最高點之間的距離在約5μm和約40μm之間。
優選地,模塑料層的頂面包括最低點和最高點,并且水平線與形成在最低點和最高點之間的斜線之間的角度在約10度和約50度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形成器件的方法,包括:在襯底上方形成互連件;形成電連接至互連件的凸塊;用液體模塑料覆蓋凸塊,液體模塑料具有位于凸塊之上的頂面;向下擠壓液體模塑料的頂面同時進行固化,從而形成固化模塑料,固化模塑料具有包括第一平坦區和第二彎曲區的頂面,第二彎曲區與凸塊的形狀一致;以及去除第二彎曲區的一部分以露出凸塊。
優選地,向下擠壓液體模塑料的頂面包括:在液體模塑料的頂面上形成剝離膜;向剝離膜施加壓力以推動液體模塑料向下;以及在固化液體模塑料之后去除剝離膜。
優選地,去除第二彎曲區的一部分以露出凸塊包括蝕刻固化模塑料。
優選地,蝕刻固化模塑料去除了第二彎曲區的一部分,并且在蝕刻步驟之后保留第二彎曲區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具有小于約1μm的厚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實施例的半導體封裝件的截面圖;
圖2是圖1所示凸塊和保護層的放大圖;
圖3至圖7是根據實施例的示出處于在圖1所示凸塊周圍形成保護層的各個中間階段的截面圖;
圖8是根據另一實施例的半導體封裝件的截面圖;
圖9是根據另一個實施例的半導體封裝件的截面圖;以及
圖10是根據另一個實施例的半導體封裝件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7991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體化電源直流電流采樣電路
- 下一篇:諧振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