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山藥藤淀粉的提取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74552.7 | 申請日: | 2012-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338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舉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舉 |
| 主分類號: | C08B30/00 | 分類號: | C08B3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山藥 淀粉 提取 方法 | ||
?技術領域:本發明屬農副產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以山藥藤提取淀粉的方法。
背景技術:山藥是一種具有多種保健功能的野生植物,因含有蛋白質、多種微量元素、山藥素等多種營養成分,被國家衛生部列為既是食品又是藥品名單中。目前國內生產的多種山藥制食品,都是以山藥為原料生產,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收獲山藥時藤蔓的棄用,其藤莖資源沒有合理利用造成浪費。實踐說明,每收獲1噸山藥,就可產1噸以上鮮藤。鮮藤經加工,可以從中提取豐富的食用淀粉。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從山藥藤中提取淀粉的方法,以提高山藥產業化經濟效益。
為達得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為:
A:原料整理。將人工栽植的山藥秋末落葉后收集挖山藥時割棄的鮮藤,去除枯葉頂端1~1.5米青桿部,取半木質化的黃褐色直至山藥頸鼻部分,截成3㎝長莖段。B、堿煮。按每百斤鮮藤加水30公斤,Na2CO30.5公斤的此例置于煮鍋,煮悶1~1.5小時。C、浸泡。將煮后的藤段投入清水中浸10~18小時。D、碾壓。用滾擠式榨汁機,將瀝水后的藤段擠壓成含有纖維的泥膏。E、搓揉。用揉捻機或手工在水中將纖維泥不斷揉攪。F、壓榨。搓揉后撈瀝出來的粗纖維仍含有一定量的淀粉、蛋白質,呈膠粘狀,將助濾劑硅藻土與其混合后壓榨。G、篩濾。通過壓榨分離后的榨液與搓揉工藝溶于水中的粉漿液一同通過裝有100目網篩的離心機分離,除去細纖維。H、沉淀。濾液經過蝶式離心機進一步進行漿汁分離或沉淀池兩次沉淀漂洗,即得到含水量低于45%的濕淀粉。
實施例:
1、秋末,待當年栽植(或兩年生)的山藥落葉后,選取基部半木質化藤條,除去頂端1~1.5m嫩莖部,鍘成3㎝長的莖段。2、按每百公斤鮮山藥藤加清水30公斤,Na2CO30.5公斤比例傾于蒸鍋,或浸泡在蒸鍋水中,沸煮30分鐘后悶鍋1小時,當莖藤發粘時,取出浸于清水中12~18小時或流動水中3~5小時去鞣質。3、用滾筒擠式榨汁機將瀝水后的原料擠壓成帶纖維的泥膏入清水中用機械或手工不斷揉捻,使淀粉分離于水中。4、撈瀝搓揉后的粗纖維,按原料重20:1的比例加入助濾劑硅藻土,與纖維膠粘狀物質混合,送進液壓式榨汁機械壓榨得到淀粉漿。5、將搓揉撈出纖維的漿液與壓榨所得淀粉漿混合進入離心分離機,用100目網篩分離出細纖維,收集的淀粉乳送入蝶式離心機將漿汁分離或進入沉淀池經兩次漂洗沉淀即可得含水量低于45%的濕淀粉。
根據山藥品種不同,百公斤莖藤一般可制取18~32公斤含水量45%的濕淀粉。濕淀粉可直接用于作飴糖、釀酒、釀醋、食品糕點的原料或配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舉,未經王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7455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