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維生素C緩釋微丸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45708.9 | 申請日: | 2012-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083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慧穎;陳雅琴;任乃剛;李想;崔廣泉;鮑輝;李芳;石秀芹;李青;郭鳳堯;周聯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制藥(沈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9/16 | 分類號: | A61K9/16;A61K31/375;A61P3/02 |
| 代理公司: | 沈陽維特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 地址: | 110027 遼寧省沈***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維生素 緩釋微丸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維生素C的緩釋制劑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維生素C緩釋微丸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維生素C(Vitamin?C,Ascorbic?Acid)又叫L-抗壞血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我國30%的人維生素C攝入量不足,即4億人缺乏維生素C,需要通過補充或服用維生素C相關產品,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需要,保證身體健康。因此,維生素C及其相關制劑的開發研究更是十分迫切與必要的。根據科學研究結果,口服的維生素C通常在小腸上方(十二指腸和空腸上部)被吸收,而僅有少量被胃吸收,同時口中的粘膜也吸收少許。而其吸收過程是一個主動運輸的過程,吸收能力與載體的數量有關。故瞬時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時,由于載體飽和,大部分維生素C被排出體外,只有小部分被吸收。因此,維生素C在人體的吸收率是與攝取量有關,當攝取量在30-180mg時,吸收率可達70%-90%;然而當攝取量為1500mg時,吸收率降到50%;當攝取量達到6000mg時,吸收率則只有16%。依據維生素C的吸收特點,如臨床上需要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時,則將進行每日3-4次的頻繁且大劑量的給藥。這就帶來了很多缺陷:一方面患者依從性差,同時,還經常有漏服情況發生。另一方面,瞬時較大劑量的服用會導致大量維生素C無法被吸收,不但達不到治療效果,而且還造成很大浪費。因此,將維生素C制備成具有較長緩釋效果的制劑較現市售維生素C片及維生素C糖丸從療效和便利兩方面均具有較大優勢。
目前,已有VC緩釋微丸及其制備方法相關專利兩篇。專利CN?1533767A采用的方法為:1、將維生素C及金屬螯合劑等輔料混合后,采用粉末層積的方式以20%蟲膠乙醇溶液為粘合劑將維生素C層積至空白丸芯上,制備維生素C載藥微丸。2、在上述微丸基礎上進行緩釋包衣制備維生素C緩釋微丸。其缺點在于:(1)在處方中使用了金屬螯合劑,增加了處方的復雜性;(2)在制備維生素C微丸的過程中使用了20%蟲膠乙醇,由于乙醇的易燃易爆,這就極大的提高了對生產環境的要求(3)由于使用了空白丸芯,所以單位體積下維生素C的載藥量較少,維生素C微丸中維生素C的含量及含量均勻度均難以控制。CN1582922A專利采用的方法為:將維生素C、金屬螯合劑及抗氧劑溶解于水中,采用液相層積的方式將維生素C噴于空白丸芯上,制備維生素C載藥微丸。其缺點在于:(1)在處方中含有抗氧劑及抗氧增效劑(金屬螯合劑),此外還包括致孔劑和消泡劑,這無疑增加了處方的復雜性和生產成本;(2)在制備維生素C緩釋微丸時,將維生素C全部溶解于水中極大的降低了維生素C的穩定性,雖然在此溶液中加入了金屬螯合劑及抗氧劑,但是由于液相層積方式制備微丸所耗用時間過長,導致維生素C極易降解。(3)由于使用了空白丸芯,一方面使單位體積下維生素C的載藥量較少,不利于膠囊填充,另一方面導致維生素C微丸中維生素C的含量及含量均勻度均難以控制。因此,研制開發一種新的維生素C緩釋微丸及其制備方法一直是亟待解決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維生素C緩釋微丸及其制備方法,該發明產品處方簡單、不使用金屬螯合劑或抗氧劑、單位體積載藥量大、穩定性好,可長期持續釋放,該發明制備方法操作時間短、成本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制藥(沈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東北制藥(沈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4570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充放氣式氣囊展卷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口語練習的學生朗讀作業的評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