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作動筒同步極限限位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39233.2 | 申請日: | 2012-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797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趙春生;徐速;金文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5B11/02 | 分類號: | F15B11/02;F15B11/22 |
| 代理公司: | 沈陽晨創科技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龍 |
| 地址: | 110015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作動筒 同步 極限 限位 結構 | ||
1.一種作動筒同步極限限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動筒同步極限限位結構,包括第一卸荷回路(10),第二卸荷回路(11)和回路開斷機構;
第一卸荷回路(10)、第二卸荷回路(11)分別與高壓進口油路相接,在第一卸荷回路(10)上每個作動筒位置設置1個第一開斷裝置(12),用于作動筒縮回到設計允許最小值時控制第一卸荷回路(10)的開斷;在第二卸荷回路(11)上每個作動筒位置設置1個第二開斷裝置(13),用于作動筒伸出到設計允許最大值時控制第二卸荷回路(11)的開斷;每個第一開斷裝置(12)由第一塞體(5)和第一腔體(6)組成;每個第二開斷裝置(13)由第二腔體(1)和第二塞體(2)組成;
回路開斷機構包括第一連桿(3)、第二連桿(4)、第三連桿(7)、第四連桿(8)、安裝座(9);其中,第一連桿(3)一端與第三連桿(7)鉸接,另一端與第二塞體(2)尾部鉸接;第一連桿(3)一端與第三連桿(7)鉸接,另一端與第一塞體(5)尾部鉸接;第三連桿(7)上靠近連接開斷裝置的部位與安裝座(9)鉸接;安裝座(9)固定在發動機筒體上;第三連桿(7)另一端與第四連桿(8)鉸接;第四連桿(8)的另一端與作動筒活塞桿尾部鉸接;回路開斷機構數量與作動筒數量相同,當作動筒伸出達到或超過設計允許最大值,即L≥Lmax時,帶動開斷機構控制第二開斷裝置(13)接通,當所有作動筒行程都伸出到最大允許設計值時,第二開斷裝置(13)全部接通,第二卸荷回路(11)打開高壓油通過第二卸荷回路(11)回流,從而降低作動筒伸出時進口油壓,防止作動筒繼續伸出;當作動筒縮回達到或超過設計允許最小值,即L≤Lmin時,帶動開斷機構控制第一開斷裝置(12)接通,當所有作動筒行程都縮回到最小允許設計值時,第一開斷裝置(12)全部接通,第一卸荷回路(10)打開高壓油通過第一卸荷回路(10)回流,從而降低作動筒縮回時進口油壓,防止作動筒繼續縮回。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作動筒同步極限限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開斷裝置(12)、第二開斷裝置(13)和回路開斷機構數量與作動筒數量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3923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