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液態烴收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13366.2 | 申請日: | 2012-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734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徐潤;胡志海;聶紅;吳昊;李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2/00 | 分類號: | C10G2/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液態 收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由氫氣和一氧化碳(合成氣)合成液體烴的方法,更具體地說,是一種以合成氣為原料的兩段式費托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將合成氣經過催化作用轉化為液態烴類的方法是1923年由德國科學家Frans?Fischer和Hans?Tropsch發明的,因此該反應被命名為費托合成(F-T)反應。通過費托合成反應可以大規模地制取潔凈燃料(特別是高品質的柴油)和其它高附加值化學品。德國在上世紀20年代開展研究,于1936年實現了工業化,但在二戰后因石油產業的興起而逐步遭到淘汰;南非因為多煤少油,又受到國際社會經濟和政治制裁,迫使其開發了以費托合成為核心的煤制油技術,并于1955年建立了第一座煤基合成油廠。伴隨1973年和1979年的兩次世界性石油危機,費托合成技術重新喚起了工業化國家的興趣,但1986年的世界油價的大幅下跌,使得費托合成技術的廣泛工業化再次受冷。進入二十世紀90年代以后,石油資源日趨短缺和劣質化,而煤炭和天然氣探明儲量卻不斷增加,從而以費托合成技術為核心的煤制油、天然氣制油工藝再次迎來發展的高峰期,在費托合成催化劑和反應器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多個能源企業建立了大規模的工廠例如南非的Sasol和荷蘭Shell公司。
對于低溫費托合成反應,工業上采用的反應器一般有固定床反應器和漿態床反應器兩種形式。固定床反應器特點是操作簡單,產物易于收集,催化劑與重質烴易于分離,缺點是傳質和傳熱收到反應器形式的限制。漿態床反應器特點是采用小顆粒催化劑,反應器的溫度均勻,從而具有較高的反應速率,床層的壓降較小,在線催化劑的更換和添加非常方便,缺點是存在固-液、氣-液分離的問題,而且催化劑失活快,需要連續再生。
對于這兩種類型的低溫費托合成反應器,研究人員發明的不同的改善方法。CN1281714C公開了一種采用兩段漿態床反應器的費托合成方法,第二段反應器利用第一段反應器的尾氣進行反應,兩段反應器均設置單獨的尾氣循環系統,尾氣進入低碳烴回收系統。該工藝通過降低單段反應器CO轉化率的方法,降低了反應放熱量,并降低了副產物CH4的產率,但因為鐵基催化劑尾氣中包含大量的CO2,使尾氣循環的效率低下。
CN1948437A公開了一種費托合成方法,采用漿態床和固定床組合的兩段式方法,在第一段反應器后增加脫碳和低碳烴轉化系統處理尾氣,而后進入第二段反應器,該方法可以利用漿態床和固定床反應器各自的優點,產品結構靈活,但整個系統操作復雜,特別是低碳烴轉化系統和尾氣循環系統,對一反和二反原料氣組成影響很大,容易造成裝置溫度失控。
CN1736574A提出了在固定床反應器反應管中增加一套冷卻內管,冷卻介質可以在反應管中內管和反應器殼層內流動取熱,此方案可以增加熱交換面積,可以減小催化劑床層的徑向溫差、有效解決傳熱問題。但這些專利都需要對固定床反應器進行了較大改動,反應器的設計和制造會增加困難,反應器空間利用率也有所下降。
另外,也可以從工藝方面進行改進從而達到優化固定床的目的,CN1662476A提出了一種多段固定床反應器合成烴的方法,每一段反應器均加入冷卻流體介質用來吸收反應產生的熱量,冷卻流體介質可以循環使用。這種液體再循環的方式可以明顯改善固定床傳熱,減少反應熱點提高反應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兩段式費托合成工藝,該方法可以解決常規工藝中CO利用率低、反應放熱難以控制、催化劑失活數率高等缺點,同時提高了反應選擇性和液態烴收率。
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包括:
(1)經過凈化的原料合成氣進入第一段費托合成反應器進行反應,所述第一段費托合成反應器為漿態床反應器,并采用鐵基催化劑;
(2)分離第一段費托合成反應產物,尾氣I進入脫CO2單元,脫除CO2后的物流導入第二段費托合成反應器;
(3)第二段費托合成反應器為固定床反應器,并采用鈷基催化劑;
(4)分離第二段費托合成反應產物,部分尾氣II返回第二段費托合成反應器循環反應,剩余尾氣II排放。
步驟(1)中的原料合成氣優選由煤氣化制備的合成氣,一般包含氣化、變換、凈化等關鍵工藝過程。原料合成氣中H2與CO的體積比為0.66~2.2,優選為1.0~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133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