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氧化鈦自組裝顆粒的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08204.X | 申請日: | 2012-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715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郭長友;沈智奇;凌鳳香;王少軍;楊衛亞;季洪海;王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1G23/053 | 分類號: | C01G23/053;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氧化 組裝 顆粒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銳鈦礦氧化鈦納米顆粒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二氧化鈦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具有廣泛的用途,可以作為光催化劑,吸波材料,氣體傳感器,濕度傳感器,PTC元件,表面涂料,甚至化妝品添料等。由于二氧化鈦化學性能穩定、清潔無污染、對人體無毒和價格低廉而廣受研究者的青睞。
二氧化鈦粉的用途多種多樣,每種用途要求的物化性能也不盡相同,因此需要合成具有不同性能的多種二氧化鈦粉。通常,影響二氧化鈦物化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晶型、形狀、尺寸、表面羥基分布和自組裝結構等。二氧化鈦有銳鈦礦、金紅石和板鈦礦三種晶體類型,不同結構氧化鈦性能差異很大,當前在催化、半導體上應用的多是銳鈦礦結構。二氧化鈦尺寸越小,比表面積和活性也越高,合成納米級、均勻晶粒的二氧化鈦,是最理想的產品。二氧化鈦的形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的物化性能,對于不同形貌的氧化鈦,晶粒表面由不同晶面簇組成,晶面上的原子組成差異直接導致了二氧化鈦性能的變化。表面羥基組是氧化鈦與活性金屬相互作用的,形成很強的作用力。自組裝的氧化鈦晶粒能夠形成全新的表面結構,從而帶來新的性能。二氧化鈦合成研究就是通過控制合成化學反應條件及參數,以達到控制以上影響因素而合成具有理想物化性能的二氧化鈦粉。
公開的專利和文獻中關于TiO2合成方法非常多,大體可以分為氣相法和液相法。氣相法將TiCl4蒸汽與氧氣在高溫瞬間反應,制得二氧化鈦粉,這種方法實驗條件苛刻,需要溫度高,對設備腐蝕性強,很少被采用。實際采用最多的是液相法,早期使用的是沉淀法、溶膠-凝膠法,可以很容易獲得納米級氧化鈦粉末,而且可以實現工業連續生產。如專利CN97108439.4公開了一種均相沉淀法,用鈦酸與尿素共沉淀獲得二氧化鈦,經焙燒后形成納米氧化鈦。但這些方法獲得的氧化鈦都是不定形的氧化鈦,須經進一步高溫處理,形成晶相二氧化鈦。而且形成的氧化鈦無固定的形態,易團聚。
微乳液法,水熱合成法能夠控制二氧化鈦的形貌,如專利CN200810239755.1公開了一種氧化鈦納米帶的水熱合成方法,以氧化鈦粉為鈦源,在乙醇的NaOH或KOH等強堿溶液中在160℃~200℃反應一段時間,就可以獲得帶狀的產物。缺點是產品尺寸太大,帶長度達到微米級,寬度也有幾十納米。當前公認的是氧化鈦達到納米級,光催化活性更高,顯然其不適合做光催化劑。另外,我們重復該實驗發現,該工藝的產品重復性不好,有時產物不是銳鈦礦結構的氧化鈦,而是鈦酸鈉,所以該工藝對產品的控制比較困難。
專利CN101468812公開了一種二氧化鈦納米棒的合成方法,將鈦粉與無水乙醇,CCl4等有機溶劑的強堿溶液混合,采用微波加熱方法可以快速合成氧化鈦納米棒,棒長度150-200nm,直徑10納米。但微波加熱樣品處理量低。
CN200910040400.4公開了一種沉淀法合成二氧化鈦膠體的方法,用硫酸氧鈦作為前驅體,用氨水調節pH至堿性,再用雙氧水調節pH值至酸性,可以獲得高分散性的梭形二氧化鈦納米顆粒,所選是合成氧化鈦最容易出現的形貌,表面以(101)面以臺階狀裸露,具有較低的活性。
CN200810231723.7公開了一種二氧化鈦水熱合成方法,鈦酸正四丁酯的乙醇溶液中加入含巰基基團的羧酸水溶液,將溶液置于反應釜中,在210-300℃反應制得納米二氧化鈦。該方法合成反應溫度高,用乙醇作為溶液,產生很大的壓強,對設備要求苛刻。Yang?huagui文章(Nature,2008,453:638)報道了一種片層微米級二氧化鈦晶體,特征是主要以(001)面裸露,尺寸單一,并帶來了二氧化鈦晶體形貌控制的熱潮。其合成過程在HF溶液中,用四氟化鈦作為前驅體的水熱合成。
而專利CN200910110851.0公開了一種在氫氟酸溶液中,用異丙醇鈦作為氧化鈦前驅體,形成納米氧化鈦片層的合成方法。由以上可以看出,水熱合成雖然能夠控制氧化鈦的形貌,但都是在強酸或強堿溶液作為溶劑,不易回收,具有很強的腐蝕性,造成環境污染。除水熱法外,以有機溶液為溶劑的溶劑熱法可以控制氧化鈦的形貌,如Wu?Binghui在文獻(J.?Amer.?Chem.?Soc.?2008,130,12597)中報道了用苯甲醇作為溶劑,溫度在160℃,在保護劑作用下可以獲得外貌均勻的納米銳鈦礦二氧化鈦,晶體外貌是棱形,以(100)面為主要裸露面,具有很高的光降解作用。但有機溶劑的成本和后續處理的成本較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820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動態設備管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毛巾機用輸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