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玉竹渾濁飲料的制作方法及得到的玉竹渾濁飲料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02119.2 | 申請日: | 2012-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077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孔繁東;劉兆芳;孫浩;王雁銘;王秉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工業大學;寬甸滿族自治縣光太藥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2/38 | 分類號: | A23L2/38;A23L1/29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畢進;李馨 |
| 地址: | 11603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玉竹 渾濁 飲料 制作方法 得到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飲料及其制作方法,特別是以玉竹為原料的渾濁型保健飲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80年代以來,就大力開展了藥食兩用植物飲料的研究和開發。近年來,植物浸提飲料在我國發展迅猛,新品種層出不窮,為我國民族飲料工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植物飲料生產的工藝關鍵是將干制植物中有食用價值的可溶性固形物及風味物質浸提出來。
玉竹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莖,是我國常用的藥食同源的植物。現代研究表明,玉竹具有擴張冠脈、降血脂、降血糖和增強免疫力等作用,在保健食品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其綜合利用經濟價值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
對玉竹飲料的研究不多,雖也有研究報道,但多為傳統方法提取,長時間浸泡,有的制作工藝中還添加了復合穩定劑或防腐劑,不符合現代消費者對飲料綠色、安全、保健的要求。也有采用酶解工藝的研究,但其成本太高,無法實現工業化生產。還有的制作工藝不以有效成分最大化浸提為目的,而僅僅榨出汁即可,這樣不僅造成原料的極大浪費,而且飲料也達不到預期的保健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玉竹保健飲料的高效的工藝方法,并制得一種更加綠色、健康、安全、保健的玉竹渾濁型飲料。
本發明的玉竹渾濁飲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原料處理、提取和分離、調配、均質、裝瓶和殺菌。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原料處理
挑選無蛀蟲、無霉變、無雜質的干玉竹,將玉竹剪成小塊,然后通過高速中藥粉碎機粉碎,過80目篩,密封保存備用。
(2)提取和分離
①將玉竹干粉浸泡到5-60倍的水(優選純凈水)中,混勻,通過超聲波與微波協同進行輔助提取,首先進行超聲波提取,設定超聲功率100-600w,提取時間5-60min,然后進行微波提取,設定微波功率200-500w,提取時間30-300s。
利用超聲波與微波的協同作用,不僅能顯著提高有效物質溶出率,節約時間,提高效率,而且還能明顯改善產品品質。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的提取方法可最大限度提取玉竹中的活性成分(以玉竹中含量較多的多糖為指標進行衡量)。到目前為止,超聲波和微波技術在玉竹飲料研制中的應用還尚未見到相關報道。
②將提取液以4000-6000rpm離心分離15-30min,棄去沉淀,所得澄清液即為玉竹汁,預煮(一般為80-90℃)后于4℃冷藏備用,此時液體損失率為15-30%。
(3)調配
可以采用如下兩種方法中的任意一種:
①直接采用玉竹原汁進行調配:取上述玉竹汁,依次加入0.05-0.15wt%的檸檬酸、5-15wt%的白砂糖、0.002wt%的乙基麥芽酚后,混勻。由此調配出的玉竹飲料香氣協調、酸甜適口,不含防腐劑、增稠劑和穩定劑等,符合現代消費者對飲料綠色、健康、安全、保健的要求。
②對玉竹原汁進行適當稀釋后進行調配:取上述玉竹汁,加入0.5倍體積的水(優選純凈水),然后依次加入0.05-0.15wt%的檸檬酸、5-15wt%的白砂糖、0.002wt%的乙基麥芽酚后,混勻。由此調配出的飲料,同樣具有良好的色澤、口感和穩定性。
(4)均質
將調配好的混合物通過高壓均質機均質,壓力為35-60Mpa,時間5-20min。該步驟確保了玉竹飲料渾濁度均勻一致、質地細膩,且可更長時間保持穩定。
(5)裝瓶
將料液加熱至85℃立即灌入殺菌后的玻璃瓶中,趁熱密封。
(6)殺菌
將裝瓶后的玉竹飲料于80-90℃水浴中殺菌15-35min,然后經冷卻即為成品。
綜上所述,與傳統的制備工藝相比,本發明的制作方法具有如下特點:
1、在原料處理上采用粉碎技術,與傳統工藝的浸泡、切碎、打漿工序相比,不僅簡化了工藝步驟,而且能有效提高玉竹中活性成分的溶出率。
2、超聲波與微波協同輔助浸提能大幅度提高玉竹中活性成分的溶出率,間接提高玉竹飲料的保健功效,并且縮短了提取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3、可以直接采用玉竹原汁進行調配,使保健功效更強。
4、均質步驟確保了玉竹飲料渾濁度均勻一致、質地細膩,且可更長時間保持穩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工業大學;寬甸滿族自治縣光太藥材有限公司,未經大連工業大學;寬甸滿族自治縣光太藥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211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開封后微小芯片的轉移方法
- 下一篇:升降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