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芯片、制備方法、用途及篩選藥物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74840.5 | 申請日: | 2012-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42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朱勁松;何建安;陳新穎;彭開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高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15 | 分類號: | G01N33/15;G01N21/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趙青朵;馮瓊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芯片 制備 方法 用途 篩選 藥物 | ||
1.一種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體支持物、引發組合物、引發單體和光交聯劑;所述引發單體通過所述引發組合物與所述固體支持物連接,所述光交聯劑與所述引發單體連接;所述引發組合物包括引發劑和稀釋劑;所述引發劑為雙硫醇引發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發劑為式Ⅰ所示化合物
式Ⅰ
其中,R選自-CH3-Br、式Ⅱ所示基團、式Ⅲ所示基團、式Ⅳ所示基團、式Ⅴ所示基團
式Ⅱ????????????????????式Ⅲ
式Ⅳ????????????????????式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發劑與所述稀釋劑的摩爾比為1:20~200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發單體為寡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羥乙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釋劑為巰基聚乙二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交聯劑選自苯基疊氮類化合物、吖丙啶類化合物、二苯甲酮類化合物。
7.一種芯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取引發劑與稀釋劑混合獲得引發組合物;
步驟2:取固體支持物經預處理后,通過所述引發組合物引發單體聚合,獲得高分子聚合物;
步驟3:活化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與光交聯劑經酸胺縮合反應偶聯,即得;
所述引發劑為雙硫醇引發劑。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發劑為式Ⅰ所示化合物
式Ⅰ
其中,R選自-CH3-Br、式Ⅱ所示基團、式Ⅲ所示基團、式Ⅳ所示基團、式Ⅴ所示基團
式Ⅱ????????????????式Ⅲ
式Ⅳ????????????????式Ⅴ。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發劑與所述稀釋劑的摩爾比為1:20~2000。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發單體為寡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羥乙酯。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釋劑為巰基聚乙二醇。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交聯劑選自苯基疊氮類化合物、吖丙啶類化合物、二苯甲酮類化合物。
13.根據權利要求7至12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得的芯片。
14.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或權利要求13所述的芯片用于篩選藥物的應用。
15.一種基于芯片篩選藥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取待測物與芯片混合,干燥后置于紫外光下經光交聯后,洗去未結合的待測物,滅活未結合位點后與靶標混合,經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檢測獲得第一響應值;
步驟2:取不與靶標結合的配體作為陰性對照物與所述芯片混合,干燥后置于紫外光下經光交聯后,洗去未結合的所述陰性對照物,滅活未結合位點后與靶標混合,經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檢測獲得第二響應值;
步驟3:獲得所述第一響應值與所述第二響應值的比值,根據所述比值判斷所述待測物與所述靶標是否結合;所述比值不小于3時,所述待測物為與所述靶標結合的藥物;所述比值小于3時,所述待測物為不與靶標結合的配體;
所述芯片包括固體支持物、引發組合物、引發單體和光交聯劑;所述引發單體通過所述引發組合物與所述固體支持物連接,所述光交聯劑與所述引發單體連接;所述引發組合物包括引發劑和稀釋劑;所述引發劑為雙硫醇引發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高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廣州高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7484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