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乳摻雜快速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69440.5 | 申請日: | 2012-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145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黃贛輝;石磊;鄧丹雯;曾祥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416 | 分類號: | G01N27/416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摻雜 快速 檢測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食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生乳摻雜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
技術背景
乳制品的質量安全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給予乳制品以安全保障的關鍵在于乳制品原料的質量。
目前,生乳的摻雜物主要有糊精、淀粉、糖類、脂肪粉、乳清粉、銨鹽電解質等,特點是摻入量比較大;此外,為了降低微生物水平提高原奶的售價摻入防腐劑;如原料奶已經變質,則通過摻入其它物質達到穩定奶的性狀而蒙混過關;還有使用植物油脂、植物蛋白、動物蛋白、乳糖、礦物質等非奶物質勾兌成與牛奶接近的假牛奶獲取暴利。
生鮮原料乳的檢驗一直是國際國內的重大課題,由于乳制品的消費量巨大,該技術領域也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在生乳的定義和質量標準方面,國家相關職能部門也一直在進行著規范和檢測工作。但由于奶牛的飼養條件、方式的不同,生乳的質量與衛生問題在國內尤為突出。曾頒布了“生鮮牛乳收購標準(GB/T?6914-86)”和“生乳衛生標準(GB19301-2010)”,依據于《良好農業規范第8部分:奶牛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GB/T20014.8),農業部出臺了《生鮮乳收購站標準化管理技術規范》。在“生鮮牛乳收購標準”中可見,對收購的生鮮牛乳的質量要求方面,分為理化指標、感官指標和細菌指標三大類;理化指標則主要涵括了脂肪、蛋白質、密度、酸度、雜質度、汞、六六六與滴滴涕等項目;檢驗方法主要是索氏提取、凱氏定氮、酸堿滴定等技術方法;針對凱氏定氮對生乳驗收缺陷,以三氯乙酸-蛋白質沉淀過濾方法對非蛋白氮進行檢測,出臺了“乳與乳制品中非蛋白氮含量的測定(GB/T21704-2008)”國家標準;針對前期出現的三聚氰胺事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緊急出臺了“生乳與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檢測方法(GB/T22388-2008)”。
原料性質相對穩定,任何的摻雜和加工,對生乳的電化學性質都有明確的影響。當前攙假技術五花八門,摻雜物和摻雜方法不同,原料乳的各類特征值就會不同。綜合考察各摻雜對象的檢測方法,我們可以對摻雜檢測的信息進行歸類,總結為顯色法(淀粉類、蔗糖、蘇打、石灰水、豆漿、食鹽、尿素、雙氧水、洗衣粉、硝酸鹽、明礬等)、沉淀法(芒硝、氨肥)、試紙法(抗生素、三聚氰胺)、沸煮法(陳乳)、冰點法(摻水)、折射法(摻植物油)等等;復雜的檢測方法有電泳法(乳腺炎)、HPLC(三聚氰胺)、PCR(抗生素、微生物)、微生物培養法(抗生素)等,使用的試劑更是多種多樣,除電導率外,以電化學手段作為檢測方法尚未見公開報道。但是,我們可以注意到,?1)這些現有的檢測方法都只是針對某一種已知摻雜物的特征屬性進行甄別的,要想對原料奶全面檢測,從工作量上考慮也不可能,且對于剛出現的摻假技術也不能應對。比如現在利用乳清粉+脂肪粉+其它勾兌出來的牛奶利用傳統的查假方法是無能為力的;2)對于層出不窮的摻假技術來說相應的檢驗手段更新太慢,經典的“凱氏定氮法”讓“三聚氰胺事件”成為一個讓人刻骨銘心的事例;3)另外,就是現有的檢測技術針對性太強,缺乏廣譜性,比如檢測NaNO3的方法只能檢測NaNO3,對于摻入其它的防腐劑如苯甲酸鹽就不能檢測出來,這就是一些收散戶牛奶的奶站,其生乳的細菌數量不超標的原因;4)此外,這些所有的技術方法表現出的生乳信息歸類繁雜,無法進行一個綜合的表達;5)或設備價格昂貴,檢測費時費力,系統所有的運轉費用將由企業直接承擔最終被轉嫁給乳制品消費者;6)而且,在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前,各涉案乳品企業就已經采取了一定措施及前述的各檢測設備與手段,但仍然沒有阻止“三聚氰胺”事件的發生,這說明現有品控技術和方法及管理,偶是存在瑕疵,難以承擔生乳摻雜檢驗的重任,在生乳驗收檢測方面迫切需要一次質的飛躍。綜合以上當前不足,各部門要把提高生乳檢測水平當作一個系統工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來看待,使“內地人到香港搶購奶粉”盡早成為過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大學,未經南昌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94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編解碼方法及相關設備和通信系統
- 下一篇:一種換向閥改進結構





